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傳統(tǒng)。目的就是穩(wěn)定自己的統(tǒng)治權。異己分子當然是要徹底清除的。在民主國家,總統(tǒng)上臺后也要換人,但總統(tǒng)是通過真真正正的競選而當選的,當選后要自己組閣,他的執(zhí)政權,包含了組閣權,因為這在選舉中已經(jīng)一同授權;而重要崗位的領導人,還必須經(jīng)過國會的批準——這就是授權與制約、賦權與監(jiān)管,與專制獨裁的換人、攬人完全是兩回事。
愛美人更愛江山,愛權力更愛特權——在法維安·貝爾死心塌地的幫助之下,馬科斯在總統(tǒng)的寶座上坐了20個年頭。那么最后是怎么下臺滾蛋火急火燎出逃的呢?起因是反對派領袖阿基諾之死。在馬科斯統(tǒng)治的后期,盡管鐵桿粉絲依然不少,但是反對他的力量也越來越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反對派領導人就是阿基諾。在伊梅爾達欣喜地嫁給馬科斯的翌年——1954年,22歲的阿基諾踏入政壇,當選為鎮(zhèn)長,這一年他與科拉松結為伉儷,數(shù)年后當上一個省的副省長及省長,1965年當選為參議員,也曾擔任自由黨的總書記。
1972年,執(zhí)政近八年的馬科斯,連任兩屆總統(tǒng)即將屆滿,按照憲法規(guī)定不能再競選下一屆總統(tǒng)了,為了能夠繼續(xù)當元首享權力,他突然宣布全國戒嚴實行軍管,將反對黨領袖阿基諾與眾多政治人物及新聞記者逮捕,共把3萬人投入監(jiān)獄。軍人喜歡冒險,政客擅長賭博。世界上的獨裁者,維持獨裁的做法都大同小異,馬科斯用的也就是這些手段。1977年,阿基諾被指控從事顛覆活動,最后判處死刑,由于國內外的抗議,馬科斯總統(tǒng)不得不下令重審阿基諾案件。1980年5月,阿基諾獲準假釋去美國就醫(yī),從此度過了三年流亡生活。經(jīng)過公眾長期的抗爭,馬科斯被迫允諾于1983年起恢復政黨活動。
反對黨領袖阿基諾崇尚印度的甘地,也想在菲律賓進行非暴力的革命。1983年8月21日,阿基諾獲準由美國返回馬尼拉,準備參加總統(tǒng)競選。三萬多名阿基諾的支持者熱切而焦急地在機場外圍等候。飛機降落,突然上來一批航空安全部隊的士兵,他們稱是來迎接護送阿基諾的;他們簇擁著阿基諾走出飛機舷艙口,立刻把艙門給關上,將一批記者堵在機艙里。隨即在艙門外舷梯上傳來一陣急促刺耳的槍聲——結果就是,阿基諾被打死了。近在咫尺,子彈還真用不著飛一會兒,又準又狠又穩(wěn),真可謂高效的子彈——相比于2010年“8·23”菲律賓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中那些菲律賓警察對付歹徒的那些亂飛的無能子彈,可真是霄壤之別。
軍方說是一個混進機場的殺手對阿基諾開的槍,這個殺手也被當場擊斃了。在馬科斯總統(tǒng)的操控下,阿基諾之死自然被定為殺手個人干的,與軍政方?jīng)]啥干系。但人心自有一桿秤,阿基諾的葬禮成了公眾抗議的場地,馬尼拉兩三百萬民眾悲憤地參與其中。人民革命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最終在1986年總統(tǒng)競選時,掀起了驚濤駭浪,百萬人民包圍、部分軍官倒戈,從而徹底推翻了統(tǒng)治了20年的馬科斯王朝。與馬科斯同臺競選的阿基諾夫人——科拉松·阿基諾,眾望所歸地成為菲律賓總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