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奔向大海的道路:岷江流域聞見錄(2)

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在淪陷 作者:冉云飛


一個人的九寨溝

山水自有山水的美麗,不因人而有稍改,這是美的客觀論者所伸張的 ;反之,山水皆因人而設,無人觀賞,山水之美何在?我承認自己時?;燠E于山水之間,穿行于草木之中,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折中主義者,一方面奇山異水的確令我驚嘆,另一方面,自認為還算有欣賞美的眼睛,感覺音樂的耳朵,參與了山水的美麗,對這一點的自得,有時與山川風物的驚人之美混雜一起,產生令我陶醉、世界原來如此的“化學”反應。世人皆知九寨溝在 7、8 月尤其是國慶節(jié)前后半月,山川草木在彼時仿佛孔雀開屏,換在初秋來發(fā)情,格外賣力地展示自己。綠蔭可喜,紅葉妖嬈,雜花熱鬧,在秋天卻有說不出的春意來,頗有時令倒錯之感。除了不小心聽到的水聲,流水清澈到虛無的境地,有著遙不可及的天堂神意,實在可表,尤其在月夜觀水,大有“流水今日,明月前身”之慨。但問題是,在這地球人都知道的旅游旺季,人群蜂擁扎堆,如同在一片森林里趕自由市場,這實在是真正想擁抱大自然、領略山川靜謐精氣者的忌諱。這也是我多年外出旅游,從不找旅行社,更不與一群陌生人搭伙旅行的真正原因。至于說找一個導游在身邊聒噪,那純屬是對自己智商的不信任,好像自己對欣賞自然美景毫無把握,需要一個千篇一律的說客,來給自己上課一樣,實在可笑得很。我比別人幸運,四季的九寨溝我都欣賞過,獨冬天人少,穿著防滑雪靴,與二三好友一起在森林中穿行,吟詩賞雪,飲酒前行,越往景區(qū)深處走,草木暢茂,難免禽獸逼人,于是提著槍為自己壯膽。那時溝中一片銀白,真可以洗去塵慮。那時的長海、樹正群海,好像上天在林海雪原中思謀留下的鏡子 ;而諾日朗瀑布的喧鬧,就像一個調皮的小孩鬧到精疲力竭的最后嬉笑,就讓它去吧。那多水的夏日,瀑布的偉力,熱鬧的喧鳴,居然讓我想起著名詩人里爾克的詩句 :“主啊,夏日曾經很盛大。”上天的黃龍同樣是上天的兒女,黃龍的景致情狀與九寨溝正好相反,如果一條溝內盡展九寨溝風采,那么黃龍便是在山脊上飄舞著的一條長約 7.5 公里,寬 1~2 公里的彩池之龍。作為岷江和涪江分水嶺的黃龍主峰雪寶頂常年積雪不化,雪水里的碳酸鈣成為巧奪天工的能手,點化出如夢如幻的五彩池群,如碧玉似瑪瑙,尤其是“簾瀑倒掛”里的“洗身洞”,是我等罪孽深重之人取巧的福音,據(jù)說來此洗沐一番,一切災難和疾病,自是“水到病除”,當然如果說在下占不到這種便宜是因為虔誠不夠的話,倒也無話可說,怕的是實話一出,便成為風景殺手,那罪孽就更加深重了。當然如果你也相信來生,或者干脆是借機想看個熱鬧,那么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十六日看藏、回、漢各族人民到黃龍寺趕廟會,那么白天帳篷如連營,晚上爐火似繁星,你就會知道人們只不過是把大人物的紀念日當作自己的玩具,或看成是對自己身體及靈魂放假的一場游戲而已。

生物天堂

食鐵獸出沒于古代西蜀崇山峻嶺的記載,古已有之,但要讓食鐵獸叫貓熊,卻要等上一千年。1869 年 3 月法國在四川的傳教士讓·皮埃爾·阿德曼·大衛(wèi)在寶興蜂桶寨發(fā)現(xiàn)了一只黑白熊,斷定“這可能成為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當大衛(wèi)的助手及獵手在 1869 年 5 月4 日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時,打算運回巴黎,但由于運輸?shù)念嶔?,不幸死去。于是大衛(wèi)剝皮將其拿到巴黎博物館展覽,當人們看到圓圓的大白臉及眼圈的黑斑時,人們斷定這是一張假皮,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種動物。但經博物館的主任米勒·愛德華一番研究后,認為此種動物非貓非熊,是一種與 1827 年在西藏發(fā)現(xiàn)的小熊貓相似的大的貓熊,便定名“大貓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