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行·《思親補讀錄——走近父親錢穆》出版
錢穆先生次子錢行先生的著作《思親補讀錄——走近父親錢穆》近期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這是大陸出版的第一本由錢穆親人撰寫的紀念類著作。
錢穆,這位為弘揚中國文化奮斗終身的一代國學大師,于1990年8月30日在臺北杭州南路新寓所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享年96歲。1992年1月錢先生骨灰歸葬于太湖西山石皮山。此時,他離開故鄉(xiāng)與自己的兒女已經(jīng)四十多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錢行先生與父親見面機會僅寥寥數(shù)次。骨肉雖離散,但親情難斷,作為人子,錢行先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思念、紀念這位遙遠又特別的父親。近二十年來,他追憶父親生平、閱讀父親著作、思考文化與人生,寫下若干文章。這些文章有的先后發(fā)表在報刊上,有的作為讀書札記、隨筆的形式,發(fā)表在博客上,贏得眾多的網(wǎng)友跟帖討論熱議;看到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錢穆先生的著作感興趣,被先生的為人為學所感動,從中得益,在作者,有一種嚶鳴求友,受到鼓舞的心情。雖已年過八旬,錢行先生仍筆耕不輟,支持他不斷寫下去的最主要動力,還是聽從自己心靈的呼喚:思親補讀,走近父親。
本書共分四部分。前兩部分內(nèi)容中作者追憶了父親求學、交友、從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往事,如與胡適、陳寅恪、錢鐘書等人交往的一些故事與細節(jié)。著重記載了一家人1949年前后的幾次離散相聚與悲歡離合,并配有多幅珍貴的家庭照片。紛繁變幻的歷史大背景下,這“特別”的一家人,厚重如山的父愛與拳拳赤子之情令人動容。全書后半部分基本為作者在認真閱讀錢穆著作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家庭親歷,寫出的讀書隨筆和懷念文章,情詞懇切、情理并重。同時針對外界一些對錢穆生平、學術(shù)思想誤讀誤解的文字,作出更正或商榷。對研究錢穆其人和其學術(shù)思想,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錢行先生帶著深情來研究和閱讀錢穆先生和國學,在父親的教誨和兒子的所思所悟所做中,我們看到的是中華傳統(tǒng)倫理道德乃至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他們身上的承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