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得知李筠敗北的消息,異常決絕地宣布:“朕要親征!”
大臣們沒想到,這個才坐了一個月龍椅的皇帝竟然如此玩命,紛紛進(jìn)諫勸止。
有人說,劉旻前幾年曾是先帝的手下敗將,不敢親征而來,陛下您用不著大驚小怪。
有人說,陛下您剛即位,人心不穩(wěn),政局動搖,還是別親征了。
滿朝文武,除了宰相王溥,再沒第二個人支持郭榮。
這些話,郭榮一句也沒聽進(jìn)去,他還在據(jù)理力爭:“先帝駕崩,朕又剛剛即位。劉旻想乘此時機(jī),吞并天下!他肯定親自來戰(zhàn),朕不能不親征!”
朝堂之上爭吵之聲不絕。
“咳!”一聲咳嗓,終于使大殿恢復(fù)了寧靜。上朝以來,太師、中書令馮道一直穩(wěn)居朝班之首,一言不發(fā)。這會兒他雙手持象牙笏板,微微躬身,緩緩奏道:“陛下貴為天子,不宜出征。”
郭榮冷哼一聲,提高嗓門說:“當(dāng)年唐太宗平定天下,也常常親征,如今朕怎么敢茍且偷安?”
“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當(dāng)唐太宗!”馮道一反謹(jǐn)小慎微的常態(tài),冷冷回了郭榮一句。
嘿!這不是公然鄙視朕嗎!年輕氣盛的郭榮咽不下這口氣,大嚷:“以我軍兵力之強(qiáng),破劉旻就如泰山壓卵!”
“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安坐泰山!”馮道又回了一句。
郭榮忽地站起身來,指著馮道的手恨不得戳到他的老臉上,恨恨說道:“老家伙少看不起人!”
馮道抬了抬眼皮,靜靜地看著氣得發(fā)抖的郭榮。老夫親眼所見臨陣倒戈的禁軍將領(lǐng),比開封城里的螞蟻還多!年逾古稀的馮道索性把話挑明:“陛下,您所謂的泰山,不過是那些禁軍宿將。他們個個久處貴位,驕恣蠻橫。陛下剛剛即位,龍椅尚未坐熱,要指揮這幫驕兵悍將,恐怕不容易?!?/p>
朝堂內(nèi),氣氛冷凝。
馮道的話句句確鑿。郭榮未得軍心,這是不爭的事實(shí)。郭榮雖然在河北擔(dān)任過郭威的副手,可不過短短數(shù)月;郭威在位三年,郭榮卻一直在澶州。所以,禁軍將領(lǐng)對這位沒有軍隊背景的皇帝極不服氣。郭威病危期間,就有禁軍將領(lǐng)鼓動士兵鬧事,被郭威的鐵腕強(qiáng)壓下去了。指望這幫人保護(hù)郭榮御駕親征,能放心嗎?
但在趙匡胤看來,郭榮也有非親征不可的理由,同樣是因?yàn)榻?。不能有效控制禁軍,這是郭榮最大的短板。而御駕親征,正是掌控禁軍的絕好機(jī)會。如果敗了,結(jié)果都是一敗涂地;但若勝了,影響卻有天壤之別。按照五代的“慣例”,前方大將有可能會倒戈,甚至來場兵變。退一萬步講,就算前方大將沒有野心,打了勝仗,得勝還朝,聲望、軍心歸之于一身,到頭來還是會威脅到皇位,郭威西征三鎮(zhèn)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若郭榮打贏了,就能在軍中迅速樹立威望。郭榮剛剛即位,各地藩鎮(zhèn)都在觀望,只有親自打贏這一仗,對內(nèi)控制了禁軍,對外才能壓服各路藩鎮(zhèn),才能真正在全國行使皇權(quán)。
所有這一切,迫使郭榮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