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 代 ’ 文 學 經 典 癥 候 式 分 析 柔石《:二月》 一 、長篇小說(- 月》是柔石 (趙平復 ,1 90 1— 1 93 1)代表作之 一 ,寫 于 1 929 年 。柔石 是 30 年代左翼 作 家聯盟 五烈 士之 一 ,魯 迅在《為 了忘卻 的記 念》里 ,有較 充 分 的記 述 。在柔 石犧牲 三 十 周年紀念的 日子 ,著名 電影導演謝鐵驪改編《二月》為故事片《早 春二月》?!对绱憾隆肥且徊績?yōu)秀的藝術故事片 ,我 國打了英文 字 幕 向世 界 發(fā) 行 o . 從小說到電影 《,二月》都產生 了廣泛深刻 的影 響。(- 月》 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 復雜 ,人物也不算 多 ,語 言也不深奧 ,然而 ,要 理 解它 的含義 和創(chuàng) 作 動 因 ,卻 顯 得很 困難 。電影 故 事 片《早 春 二 月》對于《二月》的改編 ,實質上是編導者所作 的一種理解 ,一種 詮 釋 。從這個 片子看 ,小說 被理 解 為敘 述 了一 位 年輕 的知識 分 子在走上革命道路前 夕所 經歷 的一個悲憫 民間疾 苦 、救 助孤 兒 寡婦 的故事 。在 1 964 年所開展 的一場全 國性 的對于影片《早春 二月》的批判里 ,它被宣判 為一部宣揚資產 階級人道 主義和資產 階級個 人 主義 的影 片 ,論 者都認 為影 片美 化 資產 階級人道 主義 , 因而極 不 真 實 ,認 為男 主角蕭澗 秋 的救 助行 為是 虛偽 的 ,甚 至認柔 石 為 蕭 澗 秋 的扮 演 者 也 演 得 裝 腔 作 勢 ,極 不 自然 。大 批 判 的 風 暴 八 已經過 去三 十多年 《,早 春二 月》早 已“解 放 ”,然 而有 二個 問題 依 然存 在 :這個 故 事 真 實 嗎 ? 蕭澗 秋 的行 為 的深 刻 動 因到底何 在 ? 月 再 由影 片追 溯 小說 ,《二 月 》到 底 寫 的 是 一 個 什 么 故 事 ? 在 V 作 品里 蕭澗 秋 的 行 為 的 動 機 和 作 者 柔 石 的 創(chuàng) 作 動 因 到 底 是 什 么 ? 對 于這 些 問題 的理 解 ,至關 重要 ,因為假 如 不 能解 釋一 部 作 品 ,就 無 法評 價 它 ,一代 又一 代 的研 究 者 只能說 些 不 著 邊 際 的廢 話 。 ‘ 事實上 ,還在《二月》正式 出版之前 ,魯迅在看過這部小說 的 手稿 之后所 寫 的《<二月 >小 引》里 ,就 以謹 慎 的態(tài)度 ,寫下 了 自己 的解 釋 與 迷 惑 。魯 迅 說 蕭 澗 秋 的決 心 遁 走 ,“恐 怕 ”是 胃弱 而 禁 食 的 了 ,雖 然 還“無 從 明 白其 前 因 "。魯 迅 認 為 這“前 因 ”或 許 是 氣 質 的本 然 ,或許 是 戰(zhàn)后 暫 時 的 勞 頓 。魯 迅 還 說 死 氣 沉 沉 而 交 頭接 耳 的 舊社會 ,倒 也 并 非 如 蜘 蛛 張 網 ,專 一 在 待 飛翔 的游 人 , 可是 在 蕭澗 秋 的眼 中 ,卻 化 為不 安 的大 的痛 苦 ,這 是 因為他 在 尋 求 安 靜 。魯 迅 認 為 蕭澗 秋 在 大 時 代 里 的位 置 ,既 不 是 時 代 的 弄 潮 兒 ,也不是 山 中的隱者 ,而是徘徊海濱 而 為浪花所 沾濕 的狼 狽 者 。從 魯迅 這些 經典性 評 論 里 ,不妨 依 然 可 以問 問 :蕭澗秋 最 終 從 芙蓉鎮(zhèn)遁走 的原 因 ,到底 是什 么 ? 蕭澗 秋來 到芙蓉鎮(zhèn) ,是 為 尋 求 安靜 嗎 ? 蕭澗 秋 在 尋 求 自己在 時 代 里 的位 置 時 ,遇 到 了什 么 嚴 重 的始 料 所 未 及 的 問題 ? 這 些 問題 是 否 是 任 何 時代 的弄 潮 兒 也 無 法 回避 的 ,只是 在 處 理 的方 式 上 不 同罷 了 ? 長篇小說《二月》是 以蕭澗秋 離 開 芙蓉鎮(zhèn) 即魯 迅 所 說 的“遁 走 "來 結尾 的 。蕭離 開 時 ,有 一 封 留別 陶慕 侃 的信 ,最 可 玩 味 的現 代 文 學 經 典 是所 陳述 的他 在 這期 間 的感 情 體 驗 。蕭 說 :從 一 腳 踏 到 你 們 這 癥 地上 ,好像 魔鬼 引誘 一樣 ,會 立 即同情 于那位 自殺 的青年寡 婦 的 候 式 命 運 。究 竟 為 什 么 要 同情 他 們 呢 ? 我 自己是 一 些 不 了然 的 。 蕭 分 析 又 說 :你 的妹 妹 是 上 帝 差 遣 她 到 人 間來 的 ,她 用 一 縷 縷 五 彩 的纖 細 的愛絲 ,將 我 身纏得 緊 緊 ,實在說 ,我 已跌 入你妹 妹 的愛 網 中 , 成 了俘虜 了 。然 而理 智 使 我從 愛 里 清 醒過來 。 蕭 澗 秋 在 這 里 敘 述 了 兩 種 不 同 感 情 體 驗 :魔 鬼 引 誘 與 跌 入 愛 網 ;因魔 鬼 引誘 而 有 了 同情 青 年 寡 婦 命 運 的行 為 ,因被 愛 絲 纏 得 緊 緊而跌 入愛 網。后 者 的原 因蕭 澗 秋 是 明 白的 ,所 以他 終 于 醒過 來 了 ;前 者他 卻 是 一 些 不 了然 的 ,然 而 ,他 知 道 那 種 情 懷 像 是 魔 鬼 引 誘 一 樣 。 蕭澗 秋 一些 不 了然 的事 ,作 家柔石 ,創(chuàng)造 與虛構 了蕭澗 秋 這 個 人 物 的柔 石 卻 是 了然 的 ,明 白的 ,這從《二 月》的文 本 里 可 以分 析 出來 。 順 便 說 一 句 ,柔 石 寫 這 部 小 說 時 年 齡 二 十 八 歲 ,故 事 的 男 主 角 年 齡 在 二 十 七 歲 ,如 果 假 設 蕭 的 故 事 里 有 柔 石 剛 剛 逝 去 的 生 命 的影 子 ,假設《二 月》里有 某些作 家 自敘 傳成 分 ,不 能說完 全 沒 有 根 據 吧 。 二 、什 么是蕭澗秋 在 信 里 所 說 的“魔 鬼 引誘 "呢 ?“魔 鬼 ”是 誰 ? 假 如把“魔 鬼 引誘 ”理 解 為 身 不 由 己 、不 由 自主 、說 不 清 楚 、 不 能 自拔 、無 法 抗 拒 的 引誘 ,那 么 ,在《二 月》里 ,只有 采 蓮 對 蕭 澗 秋 的“引誘 ”可 謂“魔 鬼 引誘 ”。 然 而 ,所 謂“魔 鬼 引誘 "這 個 說 法 ,又 是 不 確 切 的 ,因 為 采 蓮柔 石 并沒有 引誘 什 么人 ,所謂“引誘 ”是行 為 主體 采取 的主動行 動 ,采 蓮并 沒有這樣 做 ,也 沒 有 想 這 樣 做 ,相 反 ,她 是 天 真 無 邪 的 。不 妨換 個說 法 ,叫做“感 情 牽 掛 ”,而 且 是 蕭 對 采 蓮 的感 情 牽 掛 ,蕭 之 所 以把 對 于采 蓮 的感 情 牽 掛 說 成 是“魔 鬼 引誘 " ,這 是 因 為 蕭 之所 以在感情 上牽 掛采蓮 ,部 分原 因也 確是在采蓮 身上 ,在 于采 蓮身體和靈魂里 的那個“魔 鬼”,只是采蓮不 知道這 個“魔鬼 "就 是 了 。 最 重 要 的 ,是 蕭 在 信 里 說“魔 鬼 引誘 "這 個話 時 ,并 不 完 全 是 以魔鬼 比喻采蓮 ,也不是完全 是 以魔鬼來 暗示采蓮 ,甚至主要 不 是 明喻或 暗喻 。蕭澗秋 的確不很 清楚 。然 而部分地他 也是 無 意 之 中是 在掩 蓋 或 者部 分 地 是 吞 吞 吐 吐 ,不僅 不愿 意 向別 人 說 出 , 也 怕 向 自己 承 認 。 在 分析 蕭澗秋對 于采 蓮 的感 情 牽 掛 之 前 ,先 得 大 略 知道 蕭 是個什 么樣 的人 ,在大 時代 里 ,正處 在 什 么位 置 上 ,他 將 來 可 能 走 向哪里 ? 上 文所述魯迅 的話 ,認 為蕭 既非 戰(zhàn)士 ,也非 山岡上 隱 者 ,而 是 徘 徊 海 濱 而 有 所 顧 惜 、矜 持 ,因 而 處 在 狼 狽 處 境 的 人 。 說得再具體些 ,蕭澗秋是一個有學 問的青年知識分子 ,從作 品里 處處可 以看到他講話很 有 水平 ,知識 淵博 ,很 得 體 ,陶慕侃 聘 他 來 教 書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是“佩 服 他 對 于 學 問 的努 力 ”。用 陶慕 侃 的觀察來 說 ”由于時局 的混 沌 ,不 知 怎樣 開展 ,青 年 死 了很 多 , 都是些愛 國有志之士 ,而且 家境 貧寒 的一批 ;家境 稍 富裕 ,就 不 愿做 冒險的事業(yè) ,雖則有 志 ,也從 別 的方 面去發(fā) 展 了 ,陶慕侃 本 人 因此創(chuàng) 辦 中學 ,培 植 人 才 。采 蓮 的 父 親 正 屬 于 前 者 ,家 庭 貧 寒 ,只讀一年 中師就停 學 ,他 乃 是魯 迅稱 為 戰(zhàn)士 者 ,蕭 說 他 是 一 個“很慷慨激 昂的”人 。蕭澗秋正好似乎介于二者之 間。蕭 的志現 代 文 學 經 典 趣 是什 么呢 ? 中師畢業(yè) 后 的六 年之 中 ,風 萍浪跡 ,跑過 中國大部 癥 分疆 土 。這 六 年 的他 都 在 做 什 么 呢 ? 他 到 過 漢 口 ,又 到過 廣 州 。 候 式 然而 當革命潮 流在武漢 、廣州激蕩 的時候 ,他離開 了。在杭州西 分 析 子湖邊 徘徊 了一個 月 “,蓄著 長發(fā)拖 到頸后 ",創(chuàng)作《青 春不再 來 》 的歌 曲 ,然 后 去北 京 了 。近 三 年來 都 住 在 北 京 ,是 因為他 喜 歡 看 駱 駝 昂然顧 盼 的姿 勢 ,喜 歡 聽冬 天北 風 尖 厲 的怒 號 聲 ?!鞍喝?顧 盼”暗喻著 蕭澗 秋 在 大 時代 里 高傲 地 尋找 的姿 態(tài) ,愛 聽尖厲 的風 聲 象 征著蕭 的搏擊 風 浪 的精 神 和 勇 氣 。他 從 小 死 了父母 ,也 無 家 室 ,孑然 一 身 ,一 方 面 給 他 帶 來 孤 獨 感 ,另 一 方 面 卻 使 他 的理 想 得 以 自由發(fā) 展 ,獨 立 地 面對 生 活 。然 而 ,他 終 于感 到 生 活 的厭 倦 ,對 于都市生活 的種 種厭 棄 。他 愿 意來 此 世 外 桃 源 芙 蓉鎮(zhèn) 教 書 ,正是 因為 只有看 到 孩 子 ,這 人 類 純 潔 而 天 真 的花 ,才 可 以使 他 微 笑 。蕭 是個 知識 分 子 ,懷 著對 于人類 命 運 普 遍 的 同情 ,常將 自己 的快 樂 反 映 到 人 類 的不 幸 的心 上 去 ,因此 他 同情 孤 兒 寡 母 , 然 而 同情 竟轉 為感情 牽 掛 ,實 在 是 他 始 料 所 未 及 。因為他 的過 去 ,雖處處懷有 同情 ,卻“沒有一事使他牽掛",而現在 ,在來 芙蓉 鎮(zhèn) 時 ,在船 上所 見 的孤 兒 寡 母 那 一 幕 ,卻 使 蕭“似 乎 精 神 有 些 不 安定 ,失 落 了物 件 在船 上 一樣 ”,而且 要讀 幾 首詩 ,才 可 以排 遣 此 種情緒 的籠罩 。對于蕭來說 ,這頭一 次 的感情牽掛 ,當然是非 比 尋常 了。 如上 所 述 ,蕭澗 秋 在 芙蓉 鎮(zhèn) 的故 事 ,既 不是 一 個 戰(zhàn) 士馳 騁 疆 場 的故 事 ,也 非 是 一 個 有 追 求 的富家 子 弟 投 身 事 業(yè) 的故 事 ,還 不 是一 位學 者 在 書齋 里 優(yōu) 游 歲 月 的故 事 ,而 是 一 個 對 人 類 命 運 懷 著普遍 同情 的知識 分 子 頭 一 次蒞 臨刻 骨 銘 心 的感 情 牽 掛 ,而 不 四 。 自知 ,終 于 弄 得 沸 沸 揚 揚 ,不 可 收 拾 ,因 而 被 迫 作 戰(zhàn) 略 轉 移 的柔 石 故 事 。 A 三 、在第 五章 的開端 處 ,作 品這樣 描 寫蕭澗秋 在 到達 的第 二 月 天 ,分別在上 、下午見過文嫂一家和陶慕侃一家之后 的想法 : 、一 我 已經 完全 為環(huán)境 所 支配 ! 一個 上 午 ,一個 下 午 ,我接 觸 了兩種模 型 不 同的女 性 底 感 情 的 飛 沫 ,我 幾 乎將 自 己拿 來麻 痹 了! 幸福 么? 苦痛 嗎? 這 還 是 一個 開始 。不過 我 應 當 當心 ,應 該 避 開 女 子 沒 有 理 智 的 目光 的輝 照 。 這里所說 的“兩種模 型不 同的女性 ”,到底 是 哪兩種 呢? 這 是一個關鍵 問題 ,如果在 這個 問題上理解 出現差錯 ,對 整個 故 事 的理 解 就會 南 轅 =It轍 ,走 向歧 路 ! 謝鐵驪在 60 年代改編 的電影故事片《早春二月》里 ,壓根兒 就沒有理會作 品里這句很重要 的話 ,或許還可 以說 《,二月》問世 近七 十年來 ,所有讀過 它 的讀 者 ,也 壓 根 兒 沒 有 理會 過 這句話 。 可是 ,這句話 ,總括 了作 品前 四章 的全部 內容 ,是 主人公 蕭澗 秋 感 情 的 主脈 所 在 。 假設 有幾個 細心 的讀 者 注意到“兩種模 型不 同的女性 "這 句 話 ,也 只是覺得 ,作 品里 再 也 沒 有 別 的女 性 ,只能 是 文 嫂 和 陶嵐 了。有什么好深究 的 ! 可是 ,通觀整個作 品 ,文嫂 只是一個滿臉 愁戚 ,兩眼內含極烈悲哀 的年輕婦人 ,完全陷落在失去丈夫 的痛 苦之 中 ,從來 沒有 用“沒 有 理 智 的 目光 去 輝 照 "蕭 澗 秋 。文 嫂 不 論在蕭 的眼里或是 在本小說作 者所 用 的詞 匯里 ,都 是“婦 ”(婦 人 、寡 婦 ),而非“女 ”或“女 性 ”。 蕭澗秋所 為之 陶醉 的感 情 的飛 沫 ,分別 來 自采 蓮 和 陶嵐 。 四現 代 文 學 經 典 在 蕭 看 來 ,她 們 分 屬 兩 種 模 型 。 癥 候 采蓮是首先 以感情 的飛沫陶醉 了蕭澗秋 的女性 。以下是斷 式 斷續(xù)續(xù)然而原原本本摘 錄下來 的作 品對她的描繪 :年紀約七 歲 , 分 析 眼 秀頰 紅 ,小 口子 如櫻 桃 ,非 常 可 愛 。手 里 捻 著 兩 只橘 子 ,正 在 玩 弄 ,似橘 子 底 紅 色 可 以使 她 心 醉 。這 就 是 蕭 在 船 上 所 見 到 的 采蓮 的形象 ,也 就 是這 一 幕 ,使得 蕭在 回想 中仍 精 神有些 不 安 定 ,像失落 了物件在船上一樣 。于是 ,第 二 Et一早 ,蕭就要 去文 嫂 家看 望他 們 。對 于還 走 在 前 往 的路 途 上 的蕭 ,作 品寫 道 :“無 可諱 免 ,他 已愛 著那位少 女 ,同情 那 位 婦人底不 幸 的命運 了?!闭? 不要誤解 ,這幾句是敘述者 的話 ,即是說敘述者 明 白蕭澗秋 已愛 著少 女采蓮 ,但 蕭 本人 是一些不 了然 、不 明 白的 。所 以蕭才在最 后 的訣別信 里 說 他 一 些 也 不 了然 ?!八?已愛 著 那 位 少 女 ”幾 個 字 ,異常 明確地指 出 了蕭對 于采蓮 的感 情 牽 掛 。就像 文嫂 也 明 白這 一點 似 的 ,因為她 向女 兒說 “:采 蓮 ,有一位 叔 叔來 看 你 !"女 孩揚著眉 向來客望 ,她底 小 眼是 睜得 大大 的。蕭 決定用 每 月三 十元 收入 的一半供給文嫂 家 ,對此文嫂驚訝得無從理解 ,女孩子 也在旁邊 聽呆 著 。蕭走 到她 身邊 ,輕輕將 她抱起 來 ,在 兩頰 上 吻 了兩吻 ,并問她是否愿意去上學 ,女孩終 于嬌憨地 回答說“愿 意 . 的 "。蕭告別 出來 ,心里 非 常愉快 。這 時 ,作 品寫道 :“女孩卻 在 后 面跟 出來 ,她似乎不愿 意這位 多情 的來 客急速 回去 ,眼睛不 移 地看著他底后影 ?!边@ 大概就是蕭所 沉 吟 的他所 接觸 到 的一種 女 性感情 的飛沫 ,或 者說得 明確些 ,是少 女 的感情 的飛沫 。 意味深長 的是 ,作 品對 于蕭澗 秋 來 往 路 途情 形 的描 寫 。當 蕭踏雪往西村文嫂家走 去時 ,作 品寫道 :他對她們也沒有預定 的 計劃 ,一任 時光老人來 指 揮 他 ,摸 摸 他 底 頭 ,微 笑 地 叫他 一 聲 小柔 石 娃娃 ,而且 說 “:你 這樣 玩 罷 ,很 好 的呢 !”當蕭 走在 回學 校 的路 途 —舞≮ 時 ,作 品寫道 “:他貪戀 這 時 田野 中 的雪 景 ,白色 的絨 花 ,裝 點 了 世界如帶素 的美女 ,他顧 盼著 ,他 跳躍 著 ,他 底 內心 競 有 一 種 說 月 不 出 的 微 妙 的 愉 悅 。" 、礦 這 兩段描寫里有好幾 個詞 ,諸 如你 這 樣 玩 吧 ,貪 戀 ,帶 素 的 美女 ,顧 盼 ,微妙 的愉悅 等等 ,不都在 暗喻著蕭澗 秋 的感情牽 掛 嗎 ? 陶嵐是 蕭澗 秋 其次接 觸 到感情 飛沫 的一 位女性 。照作 品 的 描寫 來 看 ,陶 嵐 二 十 四 歲 ,是 一 位 非 常 美 貌 的人 ,臉 色 柔 嫩 、豐 滿 、潔 白 ,兩眼大 ,有光彩 ,眉黑 ,鼻方正 ,唇紅 ,口子小 ,黑發(fā)長到 耳根 ,活潑 而有 勇氣 ,態(tài)度 自然 而柔 媚 ,同時 又施 展 幾 分 嬌 養(yǎng) 的 女孩 的 習氣 ,可 以 讓 人 看 呆 。她 自稱“是 自私 自利 的 個 人 主 義 者 ! 社會 以我 為 中心 ,于我有利 的拿 了來 ,于我無 利的推 了去 !” 當陶嵐 表現 出聰 明和對 于 蕭 的理 解 時 ,她 在 蕭 的 眼 中顯 得 更 美 了 :柔 白的臉孔 ,兩 頰 起 了紅 色 ,潤 膩 的 ,光 潔 的 。她 低 頭 , 只動 著 兩 眼 ,她底 眼 毛很 長 ,同時在 她 深 黑 的眼珠 底 四周 襯得 非 常之美 。蕭澗 秋 覺 察 到 自己的心跳起 來 。這 大概 就 是 蕭所接 觸 到 的陶嵐 的感情 的飛沫 吧 ,正 是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在 當 El下 午 ,蕭 來 到 陶嵐 的家 ,彈 奏 了一 曲《青 春 不 再來 》。 陶嵐合 乎 邏 輯地 把《青 春不 再來 》理 解 為它 的作 者 和彈奏 者 蕭澗秋 試 圖表 達對 于青 春 和 春 天 的歡 樂 的 向往 ,甚 至 追 求 。 當 陶嵐把 這一點 表 達 出來 時 ,蕭 立 即意識 到 陶嵐 并 不 能 理 解 他 內 心 深 處“秋 天 里底 飄 落 的黃 葉 ”一 樣 的悲 觀 ,而 是 要 簡 單 地 占有 這 悲 觀 ,把 這 悲 觀轉 化 或 改 造 為對 她 的愛 。蕭 意識 到她 錯 了 ,他 想 解 釋 ,然 而 陶嵐 不 聽 ,于是 ,蕭 感 覺“十分 無 聊 賴 ”了 ?,F 代 文 學 經 典 癥 候 四 、如上所 述 ,故事一 開 始 ,蕭 澗 秋 接 觸 到 兩 種 模 型不 同女 式 性 的感情飛沫 。在故事往后 的發(fā)展 中 ,蕭一次 又一次體驗 到所 分 析 謂魔鬼引誘 ,同時又一次次體驗到 陶嵐求愛 的纏繞 。在此兩種 感情 的錯綜之 中 ,蕭對 采 蓮 的感 情 牽 掛 ,逐 步 深 入 地 被 呈 現出 來 。 蕭澗秋婉拒 陶嵐 的愛情 ,對 此 ,他 有各種各樣 的說 法 或理 由。例如 :1.蕭澗秋好像 沒有愛情 ,至少 ,他不愿說這個 就是愛 情 ,況且正是別人 良緣進行 的時候 。2 .對 于一個相 知未 深 的女 子底感情澎湃 ,實在不知如何處置好 。陶嵐的態(tài)度 ,不住地在他 底冷靜 的心幕上演 出 ,可是他卻不 知道 怎樣 對付 這個難題 。3. “自由”是我底真諦 ,家庭是 自由的羈絆 。4.這樣 的社會 ,這樣 的 國家 ,家庭 的幸福 ,我是不希望得到 了。5.不要去計算 自己的幸 福之量 ,因為不是一個 自求 幸福 之 量 的增 加 時候 。6 .他 是 一個 悲觀主義者 ,他是一個犧牲主義者 ,他 自稱好似冬天寒夜里底爐 火旁 的一二星火花 ,倏忽便要消滅 了。7.無論如何 ,不能讓那位 可憐 的寡婦“一個人跳下去" ! 這位病人為什么病 了? 從她底 囈 語 里 可 以知道 她病 的根 由。8 .我 還 不 知 道 要 做 怎 樣 的一 個 人 , 前途 開拓 在我 身前 的又是 怎樣 的一 種 顏 色 。環(huán) 境 可 以改 變 我 , 極大的漩渦 可 以卷 我進 去 。9.戀愛 呢 ,我 實在 不愿 說 它 ,結 婚 呢 ? 我根本 還沒有想 過 。在 一 群 朋 友 底 歡 聚 中 ,我 會 感 到 一 己 的凄愴 ,這 一 種情 感 我 是 不該 有 家庭 的 了。10 .我 當用正 當 的根 本 的方法救濟她 ,我決計娶 了那位寡婦來 1 11.在你 的前路 ,炫 耀著五彩 的理 想 。至 于 我 ,我 底 肩 膀 上 是 沒 有 美 麗 的羽 翼 的 , 四 四 嵐 ,你 不 要 想 錯 了 。柔 、石 所有這些婉拒 的理 由,都是真實 的 ,可 以成立 ,但也顯然是 —氣 比較表層的,而且也不妨可以看成某種借 口或托詞。這一點 ,只 要對 比一下蕭對于采蓮的態(tài)度 、行為和說法 ,就會獲得清楚的認 月 識。蕭婉拒陶嵐的最真實的原因,最深沉的原因,或者說連蕭 自 V 己也不很清楚 的原 因 ,是他對 于采蓮 的感情牽掛 。 在芙蓉鎮(zhèn) ,人 們都 叫陶嵐“Q ueen ",哥哥 和母 親也都 叫她 “王后"??墒?,蕭怎么想 呢? 當采蓮來學校 ,一群學生 圍攏她 , 擁她去花園時 ,蕭在后面想 “:她倒真像 一個 Q ueen 呢 !”這說 明 在蕭的意識深層 ,不僅隨時在 比較兩位女性 ,而且他的感情向往 所在 ,隨處流露。既然采蓮才真像一個王后 ,蕭 自然要婉拒在他 看 來 不 是 真 王 后 的 陶 嵐 了 。 事實上 ,對 比和交錯地描寫蕭澗秋對于兩位女性 的不 同體 驗 ,是 作 品 展 開 的基 本 模 式 。 蕭澗秋與陶嵐在一起 的時候 ,或者在接觸到 陶嵐求愛 的時 候 ,他的感覺往往像秋天 ,他 的心情像秋天的冷澗 ,正如他 的名 字。陶嵐給蕭寫熱情 的信 ,可蕭的感覺是 :她是一個感情奔放 的 人 ,她是用玩洋囡囡的態(tài)度來玩他 。陶嵐專 門來邀請蕭去她家 吃飯 ,一路上給蕭講 了毫無保 留的情況 和情話 ,到 了陶家 門 口, 蕭卻不愿意進去 ,要退 回來。陶嵐最熱情地情有獨鐘地款待蕭 , 希望蕭在她家里感到溫暖 ,可是蕭卻說 ,他是人間一個孤零零韻 人 ,現在 陶家一個個用溫暖的手來托他 ,他不能不 自己感到凄涼 悲傷起來 。當陶嵐告訴他 因愛蕭而遭到攻擊 ,當蕭與 陶嵐一起 收到那首要趕他走的匿名“詩",在這種時候 ,陶嵐多渴望蕭拿 出 勇氣 ,而且也給她支持的力量 ,但蕭卻說 “:我恐怕要在你們芙蓉 鎮(zhèn)里死去 了”“,我恐怕在這里住不 長久 了”。陶嵐 給蕭 寫信 ,希 四五現 代 文 學 經 典 望 日后互相幫助 ,可是蕭 的體驗卻是 :似乎他所有的思路 ,一條 癥 候 條都被她的感情裁斷了。當蕭決定要娶文嫂做妻子 ,陶嵐就說 式 要 自殺 、要做尼姑 ,這時 ,作 品借 天上 的大熊 星 的發(fā)怒來 寫 蕭 的 分 析 感慨 “:人類是節(jié)外生枝 ,枝外 又生節(jié) 的—— 永遠弄不清楚 ?!边@ 話幾乎等于是說 ,陶嵐的問題在蕭的意識深處 ,不過是枝節(jié)性的 問題 ,不是大端 ,是無謂的糾纏。蕭稱要去女佛 山休息幾天 ,陶 表示要 陪他去 ,說一個人去旅行沒有興趣 ,無論 如何要 同她一道 去 ,蕭卻說他要獨 自去 ,為的是他要求 自由,他 只覺得一個人 游 山玩水是非常 自由的。到最后 ,蕭告訴 陶嵐 ,他 的志趣 ,他的 目 的 ,是他不愿意結婚 。至此 陶嵐很有些失 望 了,她紅著兩頰說 : “我也不愿 聽到這兩個字 ,人 的一生是可 以隨隨便便 的。"陶嵐還 最終悟出“:你全不信任我們”“,你和我的意見是相左”。對此 , 蕭說 ,這是因為他是世紀末的人 ,人 只求照他 自己所信仰的勇敢 地 做 去 就 好 ,不 必 說 了 ,這 就 是 一 切 了 。 蕭澗秋對 于陶嵐 ,自始 至終 ,都 采取 了拖延 的策 略 ,這 正 如 蕭告訴陶慕侃 ,陶嵐所應該采取的對付不受歡迎 的求愛者錢正 興 的辦法 “:延宕 就是 了 ,使對 方慢慢地 冷去 ?!? 五 、蕭澗秋 與采蓮在 一起 的時候 ,他 對 于采蓮 的態(tài)度 ,就很 不一樣 了 ,可以說與對 陶嵐正好相反 。這 時候 的蕭再也沒有冷 澗秋色的肅殺 ,悲秋 的心情 為之一掃 ,而是春天 ,春意濃郁 。 與采蓮在一起 的時候 ,蕭澗秋表現 出不 由 自主的激情 ,小說 多處描寫蕭澗秋把采蓮抱起來吻她 的臉或她的手 。采蓮到底 可 愛到什么程度呢? 小說在第 四章從 側 面對此做 了很好 的描寫 。 小說這樣寫陶嵐眼里的采蓮 :陶嵐來教她的英文課 ,一見便疼愛柔 石 她了:采蓮的黑小眼,比陶嵐的大眼睛還要引人注意;采蓮的白 眾 嫩的小手,竟似荷花剛開放的瓣兒。陶嵐也忍不住摟 了她一會 兒,又在她的手心上吻了幾吻。陶嵐還發(fā)現采蓮的聰明,問她一 月 些話 ,她毫不畏縮地 回答 ,答得非常簡單 、清楚。 V 小說寫蕭澗秋接采蓮來學校讀書第一個早晨 的風景 ,充滿 了暗喻性的感情色彩“:這是一個非常新鮮幽麗的早晨 ,陽光曬 得大地鍍上金色,空氣是清冷而甜蜜的。田野中的青苗 ,好像頓 然青長 了幾寸 ?!? 采蓮是天真無邪的,可是她又是天生地懂事的。她并不了 解也沒意識到她正在與陶嵐競爭什么,然而她的話顯然足以亂 蕭的心(而陶嵐一封又一封的求愛信反倒使蕭被纏繞而有不 自 在的感覺)。有一次,蕭去看望文嫂一家,下雨 了,采蓮想 了一 下,慢慢說“:假如雨下大了,就不要回學校了"“,我和蕭伯伯睡 在床底這一端 ,讓媽媽和弟弟睡在床底那一端不好嗎?"當蕭后 來不得不堅持要回去時,采蓮又問“:陶姐姐也在等你么?”最后 , 采蓮又哭著訴說明天要去上學,而蕭馬上說“:我等著你。"這就 好像是蕭說陶嵐在等我 ,我卻在等你 ,并且還“著重在她臉上吻 了兩吻,吻去她兩眼的淚珠"。從小小采蓮的這些話里 ,所表現 出來的對于蕭的關心和關注,非 比尋常,而蕭的回應 ,也可謂心 有 靈 犀 。 作家柔石為深入表現蕭與采蓮二人之間的難 以表現的關 系 ,確是用了非通常的技巧。在故事發(fā)展的過程中,曾經出現表 層的所有矛盾沖突都趨于緩和的情勢 :陶慕侃悔恨 了對于妹妹 的批評 ,重新又同意妹妹在學校教書,對蕭也更為敬佩 ,表示決 心接受錢正興的辭職。當陶嵐寫信把這好消息告訴蕭,同時還 四七現 代 文 學 經 典 告訴他有一位年輕商人想要娶文嫂。蕭看了這信本可以輕松一 癥 候 點了,然而他卻是“苦惱地臉對著窗外”,并決計不寫回信。然 式 而,他卻在評閱學生練習本時“,不自覺地于一忽之間,會在空白 分 析 的紙間畫上一朵桃花。他一看 ,自己苦笑 了,就急忙將桃花涂 掉”。為什么要“急于涂掉”呢? 我想是因為蕭在一瞬間好似看 見了自己內心的隱秘,此隱秘更怕泄漏在別人面前。“畫桃花” 事件之后的“第三天早晨",采蓮來了,采蓮是來告訴蕭她的弟弟 病危的消息的。值得揣摩 的是 ,在蕭帶著采蓮急奔文嫂家的路 途上,作家寫蕭對采蓮訴說 自己深夜的徘徊,和采蓮對蕭訴說 自 己的夢。蕭對采蓮說,他“半夜以后,還一個人在操場上走來走 去”,然而,當采蓮問“做什么呢”時,蕭卻說“你是不懂得的”,而 作家暗示這是一個“人生底秘密”問題。問題在于,既然采蓮不 懂,又何必向她訴說? 同時,既然采蓮還不能懂,可見是超越了 她這個年齡段通常能懂的范圍,最后既然采蓮不懂又要告訴她, 說明蕭是多么希望她能懂得呵! 仿佛是對此做出回應,好像是 要證明 自己能夠懂得什么 ,采蓮向蕭訴說 了自己的夢 : 于是女孩接著說 ,似乎故事一般。她說她 曾經夢到他 : 他在 山里,不知怎樣 ,后面來 了一只狼,狼立即銜著他去 了。 她于是在后面追,在后面叫,在后面哭。結果,她醒了,是她 母親喚醒她的。醒來以后,她就伏在她母親底懷里,一動也 不敢 動 ,她末尾說 : “我 向媽媽 問:蕭伯伯 此刻不在 山里 么? 在做 什 么呢? 媽媽說 :在校里,他正睡著 ,同我們一樣。于是 ,我放心 了。" 這樣 ,蕭澗秋 向她看著 ,似 乎要從她底臉上看 出無 限的 四 八. 意義來。 同時,兩人 已經走 到她底 家。所 有 的觀 念 、言語 ,柔 石 都結束 了,用 另一種靜默 的表情 向房 內走進 去。 A 采蓮 的這個夢不 是通 常 的夢 ,她本該 夢見她 自己被 狼銜 去 了 ,蕭 去救 她 ,可是 正相 反 ,是 夢 見 蕭 被 狼 銜 去 了 ,她 去 救 他 ,她 月 的慌亂 和悲 傷 。最 表層 地 說 ,這 個 夢 表 現 采 蓮 對 蕭 的關 心 。往 V 深處 說 ,是 采 蓮 害 怕 蕭 被 從 她 身 邊 掠 走 。有 可 能 把 蕭 銜 去 的 “狼 ”是 誰 呢 ? 我 們 是 否 有 根 據 說 狼 就 是 上 文 采 蓮 所 說“陶姐 姐 也在 等你 么”的 陶姐 姐 的象 征 呢 ? 回答 是 肯 定 的 。 因為 在 這 一 段 故 事 里 ,前 面寫 蕭 在 給 陶嵐 回信 與 畫桃 花 之 間“決 策 ”,后 面 寫 采蓮 把 有 可 能把 蕭 帶 走 的人 看 成 是“狼 ”,其 暗 喻 的模 式 是 相 同 的 。 蕭澗秋 對 于采 蓮 的感 情 牽 掛 ,正 如 上 文 所 分 析 ,然 而 ,蕭 對 此 確 是 不 大 了然 ,他 也 只從 一 些 現 象 可 以窺 探 一 些 。在 故 事 快 要 接 近尾 聲 的時候 ,故 事 中的人 物 全 都 被 弄 糊 涂 了 :陶嵐 不 明 白 蕭 為什 么要 同文嫂 結婚 ,陶慕侃 也莫 名其 妙 ,妹 妹 要 獨 身而蕭 卻 要 結婚 ,教師們 更 弄 不 清 楚 蕭 要 同誰 結 婚 ,最 后 蕭 自己也 不 明 白。對 于諸 如 此 類 的 問題 ,蕭 的 回答 是 :“我 自己也 不 知 道 到 底 是 怎 么一 回事 " “,請 你 去 問將 來 吧 "。更 耐 人 尋 味 的是 ,當 陶慕 侃告誡蕭澗秋“我看你近來 的態(tài)度太急促 ,像這樣 的辦事要失敗 的”時 ,蕭 回答 說 “:不 過 我 是 知道 要 失 敗 才 去做 的 。不 是 希 望 失 敗 ,是 大概要 失敗 。你相 信 么 ?”世 間 的人 們 都是 糊 里糊 涂 的 ,只 有 天 上 的大 熊 星 是 清 楚 的 ,因為 它 居 高 臨 下 ,小 說 寫 它 因此 而 發(fā) 怒 “:人 類 是 節(jié) 外 生枝 ,J陂J\'l-生 節(jié) 的—— 永 遠 弄不 清 楚 ?!? 作 家柔 石 多 么希望 有 讀 者 能讀 懂 他 寫 的故事 呵 ! 他 希望 不 要 被 枝 節(jié) 障 眼 ,而 要 撥 開枝 節(jié) 見 主干 。歸 根 結底 ,這 是 一個 什 么 故 事 呢 ? 蕭澗 秋 也 不 明 白 自己所 要 做 的 事 情 ,到 底 是 什 么 呢 ? 四九現 代 文 學 經 典 第 一 ,這 是人 人都 沒有想 到 的 ,也 就 是說 世俗 不認 為蕭有 可能 做 癥 候 的 ;第 二 ,蕭 自己也料 定 此 事要 失敗 ,可見其 不 同尋常 ,沒有 人 會 式 認 可 ,沒 有 人 會 理 解 ;第 三 ,蕭 最 終 為此 事 逃 遁 了 ,然 而所 有 不 明 分 析 白蕭 為什 么要 逃 遁 的人 ,也 都 不 明 白這 里 面 到 底 有 什 么 了不 得 的事 。之 所 以寫 了這 一 切 ,是 作 家 想 提 醒 此 故 事 的確 有悖 常 理 , 并 非 輕 易 可 以看 明 白 的 。 六 、現 在 讓 我 們 來 想 想“二 月 "這 個 題 目有 什 么 含 義 。 讀 者 很 容 易 就把“二 月 "當作 故 事 發(fā) 生 的時 間 ,然 而這 是 不對 的 ,因為 故 事 并不 只發(fā) 生 在二 月 ,而是 持續(xù) 了幾個 月 “,二 月 ”只是 故 事 的 開 端 :陰 歷 二 月 初 的 芙 蓉 鎮(zhèn) 。 那 么 ,“二 月 ”指 的 是 什 么 時 間 ? “二 月 ”是 發(fā) 生 什 么事 情 的時 間 呢 ? 小 說 里 蕭 澗 秋 收 到 的匿名 打 油詩 的前 兩 句 為“芙 蓉 芙 蓉 二 月 開 ,一 個 教 師 外 鄉(xiāng) 來 ”。 由此 可 見 “,二 月 ”是 芙蓉 開放 的時 間 。芙 蓉 、荷 、蓮 ,都 是 一個 東 西 。芙 蓉 鎮(zhèn) 上 有 一 個“女 王 ”,一 個 采 蓮 ,誰 是 真 正 的 主 角 呢 ? 當然 是 采 蓮 ,因為這 里 是 芙 蓉鎮(zhèn) 嘛 ,也 正 因 為 這 個 道 理 ,采 蓮 在 更 深 的 意 義 上是女 王 。我 們不妨 可 以據此 得 出結 論 “:二 月 "也好 “,芙 蓉 ” 鎮(zhèn)也 好 ,都 在 暗 喻 采 蓮 。二 月 、芙 蓉 、蓮 、荷 ,都 是 采 蓮 的 意 象 。 實 在說 《,二 月》這 部 小 說 是 一 部 詩 性 小 說 ,它 的含 義 是 用 暗 喻 與 抒 情來 表達 的 。 電影 故 事 片 的片 名 改 原 小 說 名 為“早 春 二 月 ”, 改得很 好 ,好 就好 在把 早 春 與二 月聯 系起 來 ,仿 佛 編 導者 已經 意 識 到 了早 春 與二 月 的關 系 ,然 而 看 完 電影 ,又 使 觀 眾 失 望 了 ,因 為 影 片 并 沒 有 對“早 春 ”給 予 詮 釋 ?!霸?春 ”與“二 月 ”的聯 系 在 作 品里 是 內在 的 ,這 聯 系 要 在 作 品 的 深 處 才 能 找 到 。一 千 一 百 多 五 。 年前 ,唐代 的一位 著 名 詩 人 杜 牧 ,在 一 首《贈 別 》的詩 里 ,曾經 把柔 石 “二月”作 為年齡 的暗喻 : 夕趣 娉 娉 裊 裊 十 三余 , 豆蔻 梢 頭 二 月初 。 月 、∥ 春風 十里 揚州路 , 卷 上 珠 簾 總 不 如 。 可 以認為 ,這就是小 說題 目“二月”的出處 。杜牧寫這首詩 時三十三歲 ,是他升監(jiān)察御史 ,離揚州赴長安前 留賦歌妓 的詩 。 揚州就在芙蓉鎮(zhèn)(蘇州)附近 ,杜牧年三十三歲,豆蔻年華的歌妓 十三歲。在《二月》里 ,蕭二十七歲 ,采蓮七歲。對于杜牧來說 , 尋遍春風十里揚州路 ,都不如她 ;對于蕭來說 ,境界更闊大了,走 遍大江南北 ,流浪六年 ,所見皆“總不如”。我們沒有理 由說柔石 是在以杜牧 自況 ,也不是說這兩個故事是一個故事 ,而是說這里 有某種相似 ,杜牧的故事與詩歌作為文化遺產 ,積淀在一代代知 識分子 的心 中。這是不難理解 的 ,無 可大驚小怪 。我傾 向于認 為,二者不是偶然的相似 ,而是源出于此。也許可以借西方“原 型批評”的概念說 ,杜牧《贈別》詩 為小說《二月》的原型。所謂 “原型”,不是說柔石在模仿杜牧 ,不是這樣 ;假如倒過來 ,柔石生 在唐代 ,他可以寫出《贈別》詩 ,而杜牧在現代 ,也就會寫《二月》 了。這里所涉及到的是人類某些基本 的文化形態(tài)。這是一些我 們 自身相傳的信息 ,一種密碼 ,我在這里所做的分析 ,就是 旨在 發(fā)現文化模式和破譯密碼 。實際上 ,是對文學作人類學的研究 。 希 望 不 要 再 引起 許 多人 的不 安 。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故事片的題 目是“早春二月”,這 四個 字碰巧最富于詩性地概括了杜牧的《贈別》詩與柔石《二月》的深 五現 代 文 學 經 典 刻含義 。然而 ,柔石 的小說又是與杜牧 的詩很不相 同的 ,它t\'f丁- . 癥 候 者相通而不相 同 ,不 同之一是 :杜牧 的詩 的意象是豆蔻 ,而柔石 式 小說的意象是蓮荷。杜牧詩突出了二月枝頭的豆蔻那含苞半吐 分 析 的姿態(tài) ,而柔石 的小說所象征的 ,是 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蓮荷那 出污 泥而不染 的品行 ,那謙遜 的德性 ,那“好 向濂溪稱凈植 ,莫隨殘 葉 墮寒塘"(魯迅《蓮蓬人》)的期待 。采蓮這一形象 ,是純潔 、天真 、 理想 、春天與希望的象征 ,蕭澗秋浪跡天涯 ,所要尋找的,正是這 些東西 。正如小 說 開 頭幾 頁所 敘 述 的 ,蕭 澗 秋 深 感 生 活 的“厭 倦”,對于都市生活的種種“厭倦”,“只有看 到孩子 ,這是人類 純 潔而天真的花",可以使他微笑 。所 以 ,在蕭澗秋那里 ,孩子與純 潔的花是二而一 的。蓮荷成 了暗喻 “,二月”隱喻年齡 ,小說 的內 在脈絡 ,皆可從這里清晰地看到。采蓮 的純潔 、天真 ,給蕭澗秋 悲觀苦 悶的心靈吹來一股奇異 的風 ,使他感受 到理想 和希望所 在 。蕭澗秋 的抑郁 氣 質 和悲 觀 心理 決 定 了他 的感 情 所 向是 天 真 、純潔的女性 。蕭 的苦 悶是精神 的和感情 的,憂郁 、悲觀 、厭 世 、苦悶這些因素集于一身 ,然而他又是執(zhí)著地追求純潔的理想 的 。正 因為 如 此 ,才 有 小 說 里 的故 事 發(fā) 生 。 . 從文本推測作者 ,從作品人物蕭澗秋推測作者柔石 ,有根據 認為小說里有作者某些傳記內容 ,也就是說 ,蕭澗秋與柔石有某 些相 同之處 。我認為 ,作 品人物蕭澗秋 向往“人類純潔而天真 的 花”的動因 ,與左翼作家柔石 向往馬克思所描繪 的人類社會理想 的動 因 ,是 同一種動因。換句話說 ,我認為柔石之所 以成為革命 者 、左聯烈士 ,最初的動因就在于他對于純潔天真理想的執(zhí)著追 求 。從這里我們就不難找到柔石從抒情小說作家轉 向革命 的 內 五 在根據 。我們也可 以由此 明 白 30 年代 左翼作 家 為什 么喜 歡 以柔 石 “革命 + 戀愛 ”的模 式 來 寫 小 說 ,原 來 革 命 與 戀 愛 二 者 有 著 統(tǒng) 一 氏 性 。 我 這 篇 論 文 的基 本 寫 法 ,是 從 文 本 分 析 蕭 澗 秋 這 一 虛 構 人 月 物 的行 為 動 機 ,指 出這 動機 有 人 物 自己意識 到 的一 面 ,也 有 意 識 V 不 到 的一 面 ,并 把 重點放 在對 于人物行 為無 意識 動 因的分析 上 。 從 文本 到作 者 ,我們 看 到 ,作 者 是 清 醒 的 ,他 是 以作 家 清 醒 的 意 識 來 敘 述 作 品人 物 的無 意 識 。在 這 些 方 面 ,柔 石 取 得 了很 高 的 成 就 《,二 月》也 因此 才 可 能 成 為 現 代 文 學 的經 典 。柔 石 成 功 地 在 兩 個 層 面上 敘 述 故 事 ,一 是 在 意識 形 態(tài)層 面上 ,敘 述 了一個 極 想 有 為 ,懷著 熱 愛 的青 年 ,將 他 自己的快 樂 反 映到人類 不 幸 的心 上去 的故事 ;另一個是 在 更 深 的層 面上 ,敘 述 了一 個 厭 倦 )悲 觀 的青 年 尋找 純 潔理 想 的故 事 。前 者 是 社 會 現 實 里 的故 事 ,后 者 是感情 的精神 的故事 。 由于后 者 的成 功敘 述 ,作 品 因而把前 者 最 深 厚 的動 因揭 示 出來 了 。我 認 為 ,后 者 的敘 述 并 沒 有 顛 覆 或 瓦解前 者 ,因此 ,過 去所 有 對 于《二 月)fi r值 和 意 義 的論 述 ,都 不 妨 可 以存 在 。我并 不試 圖摧 毀 過 去 對 于 (- 月》的論 述 ,我 所 做 的 ,只 是 試 圖加 深 分 析 而 已 。 1 997 年 2 月根據 1 986 年初發(fā)表在《中國 現代文學研 究》叢刊上的論文擴展 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