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她的老師,那就做她的燈塔。
讓我們先來猜一個人:
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孤兒,從小在人渣堆里混,師父是壞蛋里的大boss,同班同學個個是人渣惡棍,最善于自相殘殺,她自己也被迫學了一身下毒放蠱、殺人滅口的本事。你猜這是金庸小說里的誰?
“六神我知道,是阿紫!”
對這個答案,我只能給50分,因為還漏了另一個答案:程靈素。
有一部老電影,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作,叫作《四百下》。乍一看題目你還以為是成人片呢,其實這部電影是講不良少年的,套用了一句法國諺語:一個熊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學好,大概相當于我們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阿紫同學在星宿派長大,挨打可能遠遠不止四百下,可能是八百下、一千下,結(jié)果卻打成了金庸小說里不良少女的突出代表,也是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個經(jīng)典的壞女孩形象。
說起她的學壞,我們總傾向于一種解釋:她成長的環(huán)境太惡劣了,她就讀的學校太垃圾了,她的同班同學太極品了,她不學壞才怪。她上的那個學?!撬尬湫g(shù)和化學進修學校,是專門培養(yǎng)惡棍的,開的課程都是殺人滅口投毒之類,什么缺德教什么。比如老仙的那一門武功“腐尸毒”,就是妥妥的細菌武器啊!
而且這所學校的校規(guī)太駭人聽聞了,專門提倡自相殘殺:想當班干部怎么辦?殺同學——殺了學習委員你就是學委,殺了班長你就是班長,老師還給你點贊。估計這所學校的校歌是“煮豆燃豆箕”吧?
再看她那些同班同學,什么摘星子、獅吼子們,一個個不像是俠義小說里的人物,而像是《西游記》里的怪物,從長相到使壞的本事,直接拿到什么黃風洞、獅駝嶺、平頂山去都是一號角色,妥妥壓倒那些只會“大王,禍事了!禍事了!”的小鉆風們。天天和這些同學混,一個小姑娘能學好?
由此我們得出了結(jié)論:阿紫變成不良少女,是因為環(huán)境太差。
但這難以解釋另一個問題:程靈素為什么就學好了?
程靈素的成長環(huán)境,和阿紫的非常相似——都是一個爛學校,一群爛同學。她的學校辦學條件惡劣、食堂伙食差勁,吃得她一把黃頭發(fā)稀稀拉拉,發(fā)育不良,臉有菜色,這都暫且不說了。關(guān)鍵的是,她的學校和阿紫的一樣,都是大名鼎鼎的壞蛋團伙,也都特別擅長玩毒藥,能讓各自時代的最強武力擁有者——蕭峰和苗人鳳們聽了就皺眉頭。
程靈素的師叔、師兄們同樣是一群標準人渣,相比于星宿派里單純粗暴的惡,更多了一種陰森森的鬼氣。如果說阿紫的師兄們演的是魔獸片,那程靈素的師兄們演的就是鬼片:
比如她的師叔石萬嗔老師,戰(zhàn)績驕人,有著毒死大俠胡一刀的光榮事跡;她的師姐薛鵲、師兄姜鐵山和慕容景岳,堪稱金庸小說里最混亂的三角關(guān)系:薛勾搭慕容——薛殺了慕容老婆——慕容打殘了薛——薛嫁了姜——慕容勾搭薛——慕容和薛殺了姜——薛讓慕容殺了自己的親兒子……是不是精彩紛呈、應接不暇?程靈素的這個班級,是不是甚至比阿紫的還恐怖?
幾乎完全相同的環(huán)境,程靈素卻長成了和阿紫完全相反的人:善良、仁愛、寬容,絕不濫殺無辜、心靈十分健全,為什么?
唯一的解釋,就是程靈素有一個師父——毒手藥王。
小姑娘的成長,有時候起導向作用的不是那些真、善、美的東西,而是另一個字兒——“酷”。她未必會認同最善的、最美的,但往往會羨慕和追求那個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