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火爐”里的緊急會議(2)

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作者:葉永烈


這次會議,由于代表不齊,無法叫“中共中央全會”,也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于是稱“中共中央緊急會議”。由于在8月7日這天開的,史稱“八七會議”。

六常委中的一半——張國燾、周恩來、李立三——在南昌前線,未出席會議,留在武漢的三常委——瞿秋白、李維漢、張?zhí)住安≈械牟毯蜕鱿藭h。

大會的主席是一位大高個子,31歲,湖南口音,他便是常委李維漢。當(dāng)年,李維漢是毛澤東發(fā)起的新民學(xué)會會員,后來留學(xué)法國,在那里加入“旅歐少年共產(chǎn)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前身)。1922年底李維漢回國,由毛澤東和蔡和森做介紹人,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李維漢跟毛澤東、蔡和森很早便認識,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第二部求學(xué)時,毛澤東、蔡和森則在第一部讀書。李維漢在1923年出任中共湘區(qū)委員會(亦即后來的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在中共“四大”當(dāng)選中央委員,在中共“五大”當(dāng)選中央政治局委員。

八七會議的透明度,要比中共“一大”高得多,因為當(dāng)年會議的詳盡記錄,現(xiàn)今保存在中央檔案館里!查閱會議的原始記錄,便能得知會議的真實情況。

會議的出席者共有:

中央委員:羅邁(即李維漢)、瞿秋白、張?zhí)?、鄧中夏、任弼時、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nóng)、陳喬年、蔡和森。

候補中央委員:李震瀛、陸沉、毛澤東。

監(jiān)察委員:楊匏安、王荷波。

共青團代表:李子芬、楊善南、陸定一。

湖南代表:彭公達。

河北代表:鄭超麟。

軍委代表:王一飛。

中央秘書:鄧小平。

共產(chǎn)國際代表:羅明納茲、紐曼、洛蜀莫娃。[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