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秋策(1)

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大國的游戲 作者:小馬連環(huán)


鄭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宣王的胞弟,周幽王的叔叔,標準的根正苗紅。因為排名太靠后,直到他的老大哥周宣王當了二十二年天子,才想起這位小弟還沒有自己的地盤,于是將姬友封在了今天陜西鳳翔一個叫鄭的地方。

鄭這個地方不大,估計其人口也就相當于現在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但鄉(xiāng)干部也是干部,姬友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

在封地的政績?yōu)樗A得了聲望與政治資本。周幽王時,姬友被召進朝中擔任司徒,執(zhí)掌國政。其工作成績是很突出的,老百姓在他的教化下和睦相處、心情愉快。提到姬司徒,群眾都忍不住稱贊。

工作干到這個地步,應該心滿意足了,可奇怪的是,姬友并沒有沉醉于成績當中,他甚至感到十分焦慮。

在朝中工作的第二個年頭,他就有一個很不好的預感:周王朝就要完蛋了!

這個感覺來源于他的上司——周幽王。

很多人都知道周幽王是個暴君,其最著名的事跡莫過于他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點燃烽火,戲弄諸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解釋過來,就是脾氣暴躁,好色貪玩,腦袋還缺根筋。這三樣沾上一樣,就命運多舛了,三毒俱全,想不亡國都難。

自武王伐紂建周二百多年來,大家靠西周這棵大樹遮風擋雨,現在大樹要倒,大家還是各自逃命去吧!可是逃命也要有個跑路的方向,跑完之后也得有個落腳的地方。

姬友無處可避,他的那塊封地小不說,還處在中原郊區(qū),四周都是威脅,實在不是一個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姬友的心情就像自己被困在一棵大樹上,自己的侄子周幽王正掄著一把大斧子拼命砍樹,而他左看右看,都找不到落腳的地方。無奈之下,他決定去問一個人。

他要問的這個人,可以說是《春秋》里的第一個神人。

此人是周朝的太史伯陽父,他跟姬友關系不錯,除了同朝為官的原因外,大概還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見解——兩人都認為周朝要完蛋了。

伯陽父甚至比姬友還要悲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