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北大不一樣,清華報考時不必填寫哪一個系,錄取后任你選擇。覺得不妥,還可以再選。我選的是西洋文學系。到了畢業(yè)時,我的畢業(yè)證書上卻寫的是外國語言文學系,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改的。西洋文學系有一個詳盡的四年課程表,從古典文學一直到現(xiàn)當代文學,應(yīng)有盡有。我記得,課程有“古典文學”、“中世紀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英國浪漫詩人”、“現(xiàn)當代長篇小說”、“英國散文”、“文學批評史”、“世界通史”、“歐洲文學史”、“中西詩之比較”、“西方哲學史”等等,都是每個學生必修的。還有“莎士比亞”,也是每個學生都必修的。講課基本上都用英文。“第一年英文”、“第一年國文”、“邏輯”,好像是所有的文科學生都必須選的?!拔膶W概論”、“文藝心理學”,好像是選修課,我都選修過。當時旁聽之風甚盛,授課教師大多不以為忤,聽之任之。選修課和旁聽課帶給我很大的好處,比如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和陳寅恪先生的“佛經(jīng)翻譯文學”,就影響了我的一生,但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當時冰心女士蜚聲文壇,名震神州。清華請她來教一門什么課。學生中追星族也大有人在,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都到三院去旁聽,屋子里面座無虛席,走廊上也站滿了人。冰心先生當時不過三十二三歲,頭上梳著一個信基督教的婦女王瑪麗張瑪麗之流常梳的纂,盤在后腦勺上,滿面冰霜,不露一絲笑意,一登上講臺,便發(fā)出獅子吼:“凡不選本課的學生,統(tǒng)統(tǒng)出去!”我們相視一笑,伸伸舌頭,立即棄甲曳兵而逃。后來到了50年代,我同她熟了,笑問她此事,她笑著說:“早已忘記了?!蔽疫€旁聽過朱自清、俞平伯等先生的課,只是淺嘗輒止,沒有聽完一個學期過。
西洋文學系還有一個奇怪的規(guī)定。上面列的必修課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讀的;但偏又別出心裁,把全系分為三個專業(yè)方向:英文、德文、法文。每一個學生必有一個專業(yè)方向,叫Specialized的什么什么。我選的是德文,就叫作Specialized in German,要求是從“第一年德文”經(jīng)過第二年、第三年一直讀到“第四年德文”。英法皆然。我說它奇怪,因為每一個學生英文都能達到四會或五會的水平,而德文和法文則是從字母學起,與英文水平相距懸殊。這一樁怪事,當時誰也不去追問,追問也沒有用,只好你怎樣規(guī)定我就怎樣執(zhí)行,如此而已。
清華還有一個怪現(xiàn)象,也許是一個好現(xiàn)象,為其他大學所無,這就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選修第一年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yè)。每個體育項目,比如百米、二百米、一千米、跳高、跳遠、游泳等等,都有具體標準,達不到標準,就算不及格。幸而標準都不高,達到并不困難,所以還沒有聽說因體育不及格而不能畢業(yè)的。
200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