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智者有所不慮,巧者有所不為。
什么樣的人是智慧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根本不考慮補短的人。
什么樣的人是能干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根本不去做自己不擅長事情的人。
從根本上來看,補短,是試圖改變自己的天性和天賦,成為最好的別人。
拉長,是按照天性和天賦去做真實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當然,做真實的自己,并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去改變自己,恰恰相反,自我實現(xiàn)本身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改變。所謂最好的自己,就是你把一粒種子變成一棵大樹;就是你克服內心的懶惰和恐懼,不斷擴大自己、戰(zhàn)勝自己、完善自己。這是源于生命的渴望和主動的意愿。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會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感到丟人,也不會因為別人看不起你而羞愧。如果你能將做水桶的木板拉長,長到能做一條船,你就一定能夠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永不迷失!
人要活著,不要被活著
姜文說,“活著”是一個動詞,這話很有道理。
活著就會動,不動的東西是死的。當然,死的東西很多時候也會動。
但那是被動的動,是被別人拖著在動,是被風吹著在動,是隨水漂動,是被地球引力控制著在動,而不是主動在動。
活著是主動在動,是自動自發(fā)的,會遵循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別人的意愿?!顿_紀公園》里有一句經典臺詞:“生命會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這個出路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向上,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邁向更高的層次。
雖然活給別人看的人整天也在忙,也在動,但那是被動的動,是被別人牽著鼻子在動。他們運動的方向不是向前奮進,而是向后逃跑。驅動他們逃跑的心理動力是逃避痛苦——逃避丟人的痛苦,逃避被別人瞧不起的痛苦,逃避被別人嘲笑的痛苦。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意愿和渴求,埋葬真實的自己,被別人裹挾著逃竄。所以,他們不是活著,而是被活著。正如《瘋狂原始人》中所說:“我們這不叫活著,這只是沒死。”
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