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2)

羅馬人的故事:與鹽野七生同走羅馬路(精編體驗本) 作者:(日)新潮社


薩賓全體自由人享有和羅馬人完全相同的市民權利。在保證他們有關私有財產的種種權利的同時,他們也享有在市民大會上的投票權。而且,羅穆路斯還為薩賓長老提供了在元老院的席位。

對羅穆路斯來說,這也許是為了增加羅馬人口和強化軍事力量的一個策略。其結果卻使當時的羅馬取得了遠遠大于他們預期的效果。對此,普魯塔克在《列傳》中是這樣說的:

“沒有任何比同化被征服者的做法更能使羅馬強大的了。”

從羅穆路斯開始到第七位國王塔克文的時代,羅馬的王政走到了盡頭。面對殘暴的君主,市民們紛紛起義將國王與他的族人流放出去。就這樣,在公元前509年,羅馬進入了共和政體的時代。

號召市民廢除王政的,是一名叫作路奇烏斯·尤尼烏斯·布魯特斯的男子。路奇烏斯·尤尼烏斯·布魯特斯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兼具先見之明和行動力的人。因為他的母親是被逐出羅馬的國王塔克文的姐妹,所以他和國王是舅甥關系。“布魯特斯”這個姓不是他的原姓,而是他的外號,意思是“傻瓜”。據說他在專橫跋扈的塔克文時代,一直隱忍著被蔑稱為“傻瓜”。結果,這個外號就成了他的姓氏。

但是盡管被稱為傻瓜,既然他是國王的外甥,他終究處在權力的近處,耳目自然少不了,也有機會冷靜觀察所有的一切。他的這種身份使他能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羅馬已經長大,完全可以廢除效率很高但卻只受國王個人意志左右的王政制度??梢姡母锏念I導者往往來自舊的勢力,而非新興勢力。隨著市民數量的不斷增加,貴族階級與平民階級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嚴重起來。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成為擺在羅馬面前的重要問題。

歷經國難的意大利統(tǒng)一

進入共和政體之后仍然熱衷于同周邊部族作戰(zhàn)的羅馬,終于在公元前4世紀遭到了來自北方的勇猛而恐怖的凱爾特人的襲擊。面對攻入羅馬城內大肆掠奪的敵人,羅馬人卻毫無辦法。

在支付了大量的賠償金之后,凱爾特人終于撤出了羅馬領地。面對自建國以來遭受最大屈辱的羅馬,與其保持同盟關系的周邊部族卻紛紛離之而去。

與雅典、斯巴達及迦太基相比,為什么只有羅馬能變得如此強大?是希臘人波利比烏斯提出了這一問題并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而開始執(zhí)筆書寫羅馬史。他非常重視公元前390 年凱爾特人的入侵,認為這是羅馬開始走向強大的第一步。不小心跌入谷底后,唯一的辦法就是爬上來。但是跌入谷底并坐以待斃的民族不在少數。盡管羅馬人在公元前390 年一度跌入了谷底,但是,羅馬人終究是羅馬人,盡管速度緩慢,他們還是一步一步地爬了上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