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如靠起義起家的帝王后代懂得“惜本”(2)

傾覆與重構:中國古代農(nóng)民起義大起底 作者:顧伯沖


再看看“亂明”又是什么一種情況呢?

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模范丈夫,與皇后馬氏相親相愛幾十年,馬氏死后一直未再立新后,即是證明。其后的16帝多數(shù)是好色荒淫之君。明朝第一淫君—武宗朱厚照,因荒淫過度,31歲就死了。朱厚照多次到各地巡游,“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十二月,朱厚照巡幸至揚州“寡婦無人幸免”。明軍在征討外族時,掠奪美貌女子進奉給皇帝,也是戰(zhàn)爭任務之一,當然也是拍皇帝馬屁的好方式。

明朝的皇帝,從頭數(shù)到尾,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認親,窩里反;縱欲過度,玩物喪志。正統(tǒng)皇帝明英宗朱祁鎮(zhèn)和景泰皇帝明代宗朱祁鈺更為荒唐,將明朝皇室家族不和,喜歡窩里斗的特征表演得淋漓盡致:正統(tǒng)皇帝9歲登基,23歲受宦官慫恿,御駕親征,結果被俘虜。3個禮拜后他的弟弟景泰皇帝就乘機登基了!不料登基第2年,正統(tǒng)皇帝就被放回來了,景泰皇帝就將其在宮中軟禁了7年,等景泰皇帝病重,正統(tǒng)皇帝趁機發(fā)動多門之變,又奪回了皇帝位置。

漢、明兩朝是中國封建朝代的鼎盛時期。但這兩朝的中后期的皇帝在男女性關系問題上,用今天流行語來講是“爛一姓、臟一朝、亂一片”,副作用很大,最后的結果,就不用多說了。

攻守易道,打江山與保江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和方式。打江山,需要的是霸氣,需要的是一種“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膽氣,需要的是一種仰天長嘯、號令千軍的豪氣,需要的是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氣。守江山,則需要一種仁氣、靜氣。漢、明兩朝的開國元勛打下了江山,如果其皇子皇孫們能以一種天下蒼生為己念的胸懷,一種仁慈之心,正所謂“仁者愛人”,也許能多些時間守住老祖宗留下的這一成果,也許結束他們王朝性命的并不是綠林、赤眉和李自成了。

兒子敗壞了老子的遺產(chǎn),孫子顛覆了祖輩的根基,尸骨未寒,江山易色,魂幡尚飄,舊調(diào)新彈,歷史的顛覆有時來得太快,這也是第一創(chuàng)業(yè)者始料不及的悲劇。一個土財子家里,出了一個敗家子,頂多破產(chǎn)而已;而一個偌大的政權,毀在敗家子手里,那就是國破人亡的災難了。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每個朝代和每個人一樣,都是在時間的長河里沉浮一陣,都有著各自無法回過頭來的旅途。滄海桑田,王朝更迭,皇家血統(tǒng)的重要性,只有譜牒研究者才會津津樂道,爭氣的男兒,有出息的男兒,畢竟不是靠它來裝飾門面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