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這個詞帶有很強的宿命味道,有時卻由不得我們不信。可以作這樣的假設,假如蔣介石滿足在鳳麓學堂學到的知識,毛福梅也可以繼續(xù)她的蒙童生涯。但是,命運的無常不由我們作出安排,命中注定,蔣介石是一個不甘于平庸的人,而毛福梅只能是一介凡婦。
受到孫家舅父孫琴鳳的鼓勵,蔣介石在1905年攜妻子來到寧波金箭學堂讀書,這也是兩人真正獨立生活的開端,毛福梅就這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了她寧波伴讀的生涯。這是一段蒼翠的流年,仿佛時光也被鍍上了幸福的顏色,若是幸福有刻度,此時的福梅恐怕也無法丈量。每晚,伴著丈夫的筆墨書香入眠;晨起,看星月漸隱,朝霞滿天。每個晴空疏朗的假日,兩人結(jié)伴同游,共賞山光湖色;每個小雨淅瀝的夜晚,共擎一支紅燭,剪一席西窗夜話。
對于毛福梅來說,幸福也許就那么多,一旦消耗殆盡,便一無所有了。而蔣介石對毛福梅的好,也許是為了還前世的債,當債還清之際,他的柔情蜜意不會施舍給這個可憐的女人一絲一毫。佛說,凡事都講究因果,有因必有果,毛福梅之后的一生都交付給佛陀,想必也是為了尋求心靈的解脫吧。
安妮寶貝說:“有些事情,是可以遺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紀念的;有些事情,能夠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無能為力。我愛你,這是我的劫難?!泵C泛褪Y介石,究竟誰是誰的劫難,誰又是誰的執(zhí)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