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是個非常較真的人。公元前158年匈奴進犯,劉恒急忙調三路兵馬到長安附近。河內(今河南)太守周亞夫是其一,駐軍細柳(今陜西咸陽西南)。劉恒為鼓舞士氣,親自到三路軍營慰問。前兩處不用通報,見皇上車馬來,慌慌張張就開門。而周亞夫的營寨,告知天子要來之后,守衛(wèi)仍然說:“軍中只聽將軍令,不聽天子詔!”劉恒親自到門口,派使者拿著自己的符節(jié)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命令打開寨門。勞軍完畢,劉恒對周亞夫贊嘆不已。一個月后,匈奴退去,劉恒即提拔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兵權。劉恒彌留之際還囑咐劉啟:“你要重用周亞夫?!?/p>
劉啟提拔周亞夫為驃騎將軍,周亞夫在戰(zhàn)場上沒讓劉啟失望?!捌咄踔畞y”時,叛軍很快殺官軍數(shù)萬,直接威脅到漢室。周亞夫獻計說:“楚兵勇悍,正面交鋒恐難取勝。我想放棄梁國,斷絕吳楚糧道。”劉啟采納了這一建議,很快扭轉戰(zhàn)局。然而,周亞夫在官場卻屢屢令人失望。如竇太后想封她哥哥王信為侯。劉啟征詢周亞夫意見,周亞夫如實回答:“高祖說過,不姓劉的不能封王,沒功勞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為侯,有違祖訓!”劉啟便堅持不封,結果周亞夫得罪竇太后等人。
周亞夫對皇帝的意見也經常反對。公元前147年秋,因為內部不和,匈奴將軍徐盧等六人歸順漢朝。劉啟非常高興,準備封他們?yōu)楹?,以便鼓勵更多匈奴人不?zhàn)而降。周亞夫卻反對:“如果給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們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jié)的大臣呢?”劉啟聽了很不高興,認為這話迂腐,但不能不給點面子。不久,劉啟還是封這些降臣為侯。見此情形,周亞夫知道失寵,推說有病,請求辭職。劉啟想想也氣,順水推舟。
過了幾個月,到新年即公元前146年正月,劉啟想周亞夫畢竟有大功,想再用他。劉啟設一場“鴻門宴”:周亞夫的席上只有一塊大肉,沒有切好的碎肉,也沒筷子。周亞夫沒在意,叫服務員取筷子。劉啟卻譏笑說:“你難道有什么不滿意嗎?”周亞夫覺得不對頭,士可殺不可侮,馬上起身免冠告罪請退,快步離去。劉啟目送他的背影,心里也不高興,說:“瞧這德性,將來能夠侍奉少主嗎?”
國人自古迷信,給陰間親人總要燒些紙錢之類。與時俱進,當今有些人甚至燒紙糊的西裝、電視、手機、電腦等,希望已逝的親人在陰間享用。且說周亞夫被劉啟一氣,病倒在床。快死的時候,他兒子買些紙糊刀槍之類,準備燒給他,以便讓他在陰間繼續(xù)殺敵立功。這應該是很自然很愛國的想法??墒?,有人告他私藏兵器,想要謀反,立即給逮進詔獄,罪曰:“你雖然沒在人間造反,可是準備在陰間造反!”周亞夫受不了這等屈辱,絕食抗議,五天后吐血身亡。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贊周亞夫的同時也為他惋惜,說他因為過于耿直,對皇帝不尊重,導致悲劇,令人慨嘆。在我們今天看來,更令人慨嘆的是“陰間謀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