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我的多愁善感原先并不以為意,一直到有一次在我們家隔壁幫忙的阿姨偷了隔壁奶奶和我媽媽幾件比較值錢的首飾,媽媽才明白我小小的敏感心靈有多么容易受到傷害,也才開始擔心這易感的個性要讓我將來受多少的苦。我記得那是個夏天的傍晚,爸爸報了案后,來了幾位管區(qū)警察,當這幾位警察在客廳里記錄爸爸敘述的失竊經(jīng)過時,媽媽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上小學四年級的我,居然躲在臥室的衣柜里哭得簌簌發(fā)抖。大吃一驚的媽媽驚恐地以為是我偷了東西,后來才知道我只是難過和害怕那位胖胖的阿姨被警察抓走關起來之后會遭到什么可怕的處罰。
我的敏感并沒有隨著年歲長大而減緩消失,反而因為長大了,進入青春期了,更在乎自己是不是長得好看、是不是有男孩子喜歡、是不是很有人緣而變得更敏感。而這把鋒利的雙刃劍對我的影響,就是造就了我整個高中時期的蒼白、苦澀、孤僻和自負。記得大學讀臨床心理學時,老師教我們?nèi)绾螐捏w形和皮膚外觀來分辨一個人的人格特質(zhì):外胚層型的人身材瘦長,神經(jīng)敏銳,皮膚細薄敏感,很容易臉紅;中胚層型的人肌肉發(fā)達,意志堅定,擁有很結實的骨架和較為粗厚的皮膚;內(nèi)胚層型的人身材渾圓,心寬體胖,皮膚彈性好,含水量也高。老師還說,神經(jīng)敏銳的外胚層型是最容易得精神病的。當時同學們個個一面檢查自己的體形,一面尖聲怪叫,深恐自己是容易得精神病的外胚層。而可憐的我,當時就極其不幸地被老師點名當作外胚層的體形示范,因此到現(xiàn)在還記得同學們看“怪胎”時的同情眼光!
還好,我的“敏感血淚史”并沒有越演越烈到一敗涂地的悲慘絕境,我的才思敏捷和辯論天賦在我往谷底陷落時出手拯救了我。現(xiàn)在回頭想想,我很幸運地選擇參加了非常能發(fā)揮我先天優(yōu)勢的辯論社,并得到正好能展現(xiàn)自己豐富閱讀實力的即席演講比賽的好機會。但我卻不認同這個幸運論,我堅持相信這些改變我人生軌跡的諸多選擇,其實是我對自己所投出的救贖繩索,它與幸運無關,只關乎我不甘心就此罷休,并相信我比我想象中的自己要更優(yōu)秀更美好,我想證明給全世界的人看,所以咬著牙、摸索著找到一條可以離開陰暗林間的泥濘小徑,跌倒了再爬起來,陷入泥沼了就把腳再拉出來,一直到我真正看見前方耀眼的陽光。
所以,如果讓曾經(jīng)在泥濘小徑上匍匐前進了幾十年、如今還在勇往直前的我,此刻再對這把雙刃利劍做個選擇,我會大聲告訴你:我很貪心,我兩面都想要!我想要有顆敏感的心和敏感的靈魂,這樣才能感受生命中所有的美好,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成為一個對自己和對他人都不忍傷害和溫柔以對的人;我也想要有顆鈍感的心和鈍感的靈魂,這樣我才能善于遺忘,尤其是對那些傷害我的人和我的事,我還要因為遲鈍,所以看不見別人企圖暗示我的眼神和做出的挑釁,并因為不夠敏感,而忽略了自己原來并不完美的諸多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