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即使是新人,也一定要在會議中發(fā)言

99%的新人,沒用心做好的50件事 作者:(日)巖瀨大輔


當我們還沒有習慣于職場溝通、不熟悉團隊成員的時候,也許在會議中發(fā)言需要足夠的勇氣。有時因為太想發(fā)言,同事們正在討論的內(nèi)容竟完全沒有聽進去,我想這樣的事情也是有的吧。

我也曾經(jīng)歷過這樣的時期,所以完全能夠理解。但是話雖如此,既然出席了會議,就要以某種形式做出貢獻,這是身為職場新人的原則。不可以把自己是新人當作理由,完全陷入像客人一樣來參加會議的心態(tài)中。

我剛畢業(yè)進入公司后不久,當時的上司曾說過這樣的話:“你們這些新人應該好好想想,怎樣才能擁有自己的附加值。”

即使憑借自己優(yōu)秀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資深職員進行競爭,在現(xiàn)階段也不會有獲勝的可能。上司需要的也并不是你的這些能力,他所尋求的,是你身為新人可以為公司做出的貢獻。

這是一個嶄新的視角。

經(jīng)驗豐富的老員工會基于積攢的知識經(jīng)驗來處理眼前的問題?!斑@能行,那不行”,說到判斷,他們會很在行,但是他們也有鉆牛角尖的時候。

這時候就輪到新人出場了,因為新人不鉆牛角尖,能以簡單的角度看問題,有時會找到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這才是毫無職場經(jīng)驗的年輕人為自己增加附加值的方法。

“在會議上講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不會挨罵嗎?”這種擔心根本沒有必要。上司尋求的就是這種發(fā)言。這樣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說,只是單純坐在那里的新人更有前途。

另外一點就是,要盡可能多收集信息和客戶的心聲。

優(yōu)秀的員工會以過去的經(jīng)驗和理論為背景,進行各種各樣的分析。他們會根據(jù)分析結果制定方針。但是如果你不辭勞苦地從50位顧客那里得到的信息,正好與已經(jīng)制定的方針相反,又將會怎樣呢?

過去是過去,現(xiàn)在的情況才有實際意義,才是最寶貴的判斷依據(jù)。做到這一點,正是新手的優(yōu)勢。

如果這樣做你仍然一事無成,那就去復印資料,去收拾茶具,去做會議記錄吧。

請牢記,你也是團隊中出色的一員。正因為你是新人,所以才要盡可能施展你的才華,對團隊有所貢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