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愿意重選大學或?qū)I(yè)嗎?(1)

在大時代,過小日子 作者:肖鋒


八成人愿意重選大學或?qū)I(yè),八成大學所學的知識將來用不上,但這不是中國最大的浪費,中國最大的浪費是千百萬青年學子人生找不到方向……

印第安部族文化中,一個男人誕生兩次,一次出生,另一次是成為戰(zhàn)士?,F(xiàn)代人也誕生兩次:第一次是從母體出生,開始呼吸;第二次是思想的出生,開始尋求人生的意義或理想。而迷惘往往伴隨第二次出生。

我有心聲向誰說?“18歲,給我一個姑娘”,其實“18歲,給我一個良師”更重要。因為姑娘多的是,而良師難尋。

電影《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扮演的基丁老師向?qū)W生宣揚“大好春光正此時”,生命有時會是痛苦的,但切不可放棄靈魂深處面向生的勇氣和對生的渴望?;±蠋煹闹腋孢€有,人必須在現(xiàn)實的天空下放飛自己的理想、夢想和勇氣,理想是不能對抗現(xiàn)實的。

我們的青春常常與苦悶相連。在所有的校訓中,我們鮮見“快樂”二字。校訓中充斥著假大空的理想。我們不能奢望能遇見《死亡詩社》里那樣的人生導師。我們甚至不能期望老師能在學生宿舍里多坐兩分鐘。從小學到大學,誰有幸遇見一位能觸及心靈的人生導師?

缺少良師,只有益友。這多少算個補償。大學校友成為我們的第二親人。是那些若干年后相逢一笑的同齡人,讓彼此長見識,彼此釋疑解惑。中國大學之弊,不在知識結(jié)構(gòu),不在師資力量,也不在學校品牌,排亞洲第幾、世界幾何,而在是否能點燃青春的夢想和激發(fā)面對殘酷社會的勇氣。你的生命在大學中怒放過嗎?

已立立人。這條我在澳門教會學校墻上看到的校訓,比大陸標語式假大空口號要印象深刻得多。其實越簡單越難做得到。立人先立己德,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們夢想,至少教會他們獨立與正義。而我們在今日大學中看到的,更多是拿項目、跑場子的老師,傾聽學生心聲的時間無多,也不堪作為道德榜樣。中國大學之道只是立才與立技,掌握一門生存的手藝而已。可即使這一點,做得好的也不多。

中國最大的浪費,似乎是專業(yè)不對口,導致學非所用,就業(yè)錯位,導致社會上蟻族與招工難并存。可本刊的這次微博調(diào)查以及國外的同類經(jīng)驗告訴你,專業(yè)不對口,入錯學校門是常態(tài)。調(diào)查中,八成人愿意重選大學或?qū)I(yè),而八成大學所學的知識將來用不上,但這不是中國最大的浪費,中國最大的浪費是千百萬青年學子人生找不到方向…… 回到新周刊本次微博調(diào)查:如果上天再給你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一所(中國)大學,重新選擇一個專業(yè),你的選擇將是什么?截至5月20日共計有760人回答,其中有效樣本324個。以下為簡單統(tǒng)計結(jié)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