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要文不文,要武不武,平時玩弄二世,陷害忠良,是他拿手好戲,大難當頭,要他調兵御敵,又哪有這個能耐?何況劉邦軍隊逼近,眼見大勢已去,就是智勇之士也不一定有回天之術啊。
趙高無以為計,動起二世的心思來,心想還不如把這小子拿下,交給劉邦,再跟他慢慢談條件,看能否與他平分關中,共享太平。
要動二世的手,還得有人配合。趙高召見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商議具體辦法。趙成糾察冤枉李由有功,趙高做上丞相,讓出郎中令后,叫他接了位。閻樂也是整李斯整出成績,趙高讓他做了咸陽令。兩人一個把持內宮,一個掌著實權,事情操作起來方便。
聽趙高說要將二世交到劉邦手里,趙成有不同看法,說:“將二世交給劉邦,劉邦不見得就會放過咱們。干脆把他廢掉,哥哥來做皇帝,然后再對付劉邦。”
趙成的算盤打得真好,哥哥當皇帝,自己至少可裂地封王,比做這個郎中令強多了。閻樂也覺得這事干得,岳父老子登上皇位,自己就是附馬,世世代代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也力挺趙成,慫恿趙高做皇帝。
趙高又何嘗不想做這個皇帝?他蓄謀已久,各個重要崗位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只等將二世拉下皇位,取而代之。不巧劉邦打了過來,眨眼間到了武關,只能暫時改變計劃,先應付劉邦。趙高也就不敢領兩位的情,說:“這是非常時期,這個皇帝還是不做為妙。這樣吧,還是把二世控制起來,送劉邦那里,好跟他談和?!?/p>
兩人沒話可說,表示一切聽眾趙高指揮。趙高便給兩位布置任務。趙成是郎中令,隨侍二世身邊,可作內應;閻樂調兵入宮,先除侍衛(wèi),再拿二世。
兩人領命,告別趙高,走出丞相府。
哥哥心狠,弟弟也善良不到哪里去,要上車時,趙成起了惡念,叫住閻樂,附他耳邊道:“要想讓丞相做皇帝,就不能留二世,你說呢?”
這正中閻樂下懷,他點點頭,說:“我也是這么想的。留著二世,交給劉邦,劉邦不見得領情,還不如把二世干掉,先讓丞相做上皇帝,再說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