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下旬,第一個好似迎頭大棒的壞消息是光大投資公司的投資計劃未被集團總公司的邱晴 董事長批準。小道消息說大約是因為邱晴與陳元往日的沖突,導致邱晴堅決反對入資華遠。不管小道消息是真是假,已不值得關心,核心的問題是光大不準備入資了!必須找到新的資金來填補,否則這個境外公司的實體就要破產了,雙方的合資合同就會被撕毀,我們就拿不到這筆境外的資金!
在這生死關頭,我告誡自己千萬不要被這壞消息打亂了陣腳,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什么是領導?領導就是要在企業(yè)的發(fā)展中領頭選擇正確的戰(zhàn)略和道路。如果我已經在正確的路徑上邁出了第一步,那么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也必須堅持走下去。領導的第二個作用就是要能處理危機,當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在別人的眼中不可逾越的問題時,領導要能想出解決的辦法,并跨越這些障礙,這就是你待在這個位置上的責任。
我決定親自飛去香港分別拜會一些有實力的企業(yè),希望能找到替代光大的投資人。
寧高寧無疑是我見過的所有企業(yè)家中最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不但自己有一套思維清晰的管理章法,同時最具機會投資的慧眼,最能清楚地判斷投資的利弊和風險。和寧總匯報或會談幾乎不用過多地解釋,他懂的實在太多了,每次都能一針見血地把問題的實質點出來,能最直接地提出其最關心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也能最直接地說出自己的判斷和可能出現的風險。
當我向寧高寧和黃鐵鷹介紹了我的情況和這次合資的投資組合情況,以及今后在香港上市的設想之后,立即得到了寧總肯定的答復。
寧總一錘定音之后,我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但尚有許多細節(jié)要協調。寧總為了在境外的堅實公司中控制絕對的權力和有利于合并報表,提出將原有的光大控股的51%的股權比例提高到57%。這樣就要調整原有兩方的投資比例,這仍然是一場艱苦的談判,多次的會談(包括跨國的電話會議)后,各方終于達成了協議。華潤作為大股東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如解決上市的問題等。
最終堅實公司以香港華潤創(chuàng)業(yè)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占有57%的股權、美國國泰財富基金持有14%的股權、太陽世界持有29%的股權完成了重組工作,可以繼續(xù)履行合資合同。11月12日才完成了重組的簽約,我還要去更換上報給外經貿部的股東變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