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不懂味》二、觀聞(10)

我不懂味 作者:王躍文


伊渡:比如李自成這樣的草莽英雄,初起事時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他眼看著江山在握了,就把這江山看作自己的財產(chǎn)了。所以李自成后來也嚴肅軍紀,不準擾民。中國自古以來有志搶天下的好漢,只有張獻忠等極少數(shù)人始終只知道殺人。別的好漢們先是殺人不眨眼,眼看快“和牌”了就仁慈起來。李自成之輩所以如此,不過就是看到自己要溜下馬背治天下了,不想把天下弄得不好收拾。

王躍文:俄國沙皇們肯定不明白馬下治天下的道理。俄國沙皇本來就是游牧血統(tǒng),他們過于留戀馬背,君臨天下之后仍然迷信馬鞭、弓箭和大刀。他們害怕穿著統(tǒng)一制服的農(nóng)奴都拿起馬鞭、弓箭和大刀,真那樣的話,麻煩就大了。沙皇俄國同泱泱大中國相比,畢竟資歷太淺。沙皇權(quán)力的象征是權(quán)杖,中國皇權(quán)的象征是華表。我瞎猜,沙皇手中的權(quán)杖是由馬鞭演變來的,它怎么能同中國的華表相比?華表是漢白玉雕刻的,游龍飛云,威武壯觀,莊嚴肅穆。沙皇俄國的歷史不過幾百年,而堯帝門前的誹謗木演化成華表,則歷時數(shù)千年!當華表還是誹謗木的時候,百姓可以隨意把自己的想法刻在上面,上達君王。一旦誹謗木成了華表,別說它石質(zhì)堅硬,哪怕是豆腐做的,也沒人敢在上面刻字了。誹謗木演變成華表的過程,就是由讓百姓說話到叫百姓閉嘴的過程。皇帝們的聰明腦袋,不得不叫人佩服。自秦始皇開始,兩千多年間,中國在位的皇帝不過四百九十幾個,就是這四百九十幾個腦袋,竟然把中國億兆百姓的嘴巴調(diào)教得無話可說!華表終于成了屹立千古的風景!

所以說,治人之道,首在治心。心已乖順,嘴便無言。嘴既無言,天下大治。這是自古皇帝們都心領(lǐng)神會的淺顯道理,哪里用得著擔心百姓人數(shù)多寡?其實,這個道理,街頭流氓都明白。常有二三流氓當街作惡而過往群眾袖手旁觀,流氓為何不怕百姓人多勢眾?他們知道好人怕流氓。原來好人怕流氓,也是多年流氓作惡做出來的結(jié)果。流氓們知道好人多有怯弱之心,再多的好人他們都不怕了?;实垩劾锇傩帐枪皂樀?,流氓眼里百姓是怯弱的,都好對付!

伊渡:原來皇帝和流氓都需要對付民眾,因為他們都需要民眾供養(yǎng)。有時候,皇帝就是流氓,不同的只是他們是大流氓。

王躍文:中國歷史上由流氓直接做到皇帝的不是沒有,劉邦就是的,朱元璋也是的,袁世凱同樣是的。王朝代代興廢,華表巋然不動。到了近現(xiàn)代,就連誹謗木的“誹謗”二字,意義都早變了。誹謗的原意,拿今天的話說,大概就是“提意見”。而今天的誹謗,詞典里的正宗解釋是: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我猜想,今天說的“提意見”,過不了多久也可能會轉(zhuǎn)化為貶義詞,恐怕會朝著造謠、中傷、誣蔑等意思演化。今天“提意見”三字,詞典上還沒有新的解釋,但現(xiàn)實中卻早顯端倪。雖然官員們常說,歡迎群眾提意見,但真正的意見他們是不喜歡聽的。又比如說誰對誰有意見,就是說誰跟誰有矛盾。詞典沒有對意見的詞義作出新的解釋,但現(xiàn)實中的意義早就變了。語言是活的,詞典是死的。誰聽說有人給他提意見了,肯定滿心不高興。這個被提了意見的人,若是領(lǐng)導,嘴上會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背地里卻會給提意見的人穿小鞋;這人若是群眾,馬上就跳起來了,非要找那提意見的人對質(zhì)問明白不可。這種詞義的變化,近幾十年的例子還有不少。比方批評,原來的意思是指出優(yōu)缺點??墒?,近幾十年使用這個詞最多的就是大小官員。他們常常板著面孔批評下屬和群眾,批評的實際意義早已經(jīng)變成罵人了。說誰挨批評了,就是挨罵了?,F(xiàn)在只有天真的文藝理論家們還在使用批評的原意,所謂文學批評。

伊渡:民主與自由早已是世界大勢,中國民眾也早不是五六十多年前的民眾了,一切落后的統(tǒng)治觀念與手段都應摒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