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臘人來了(4)

印度,漂浮的次大陸 作者:郭建龍


當(dāng)亞歷山大向印度進軍時,印度剛剛開始慶幸波斯帝國的覆滅,這個自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的第一波入侵者再也無法對次大陸造成新的威脅了。至于從遙遠地方而來的亞歷山大,由于印度人很少聽說,反而無暇去琢磨他的實力。

印度人對于亞歷山大知之甚少的原因,還在于這個次大陸內(nèi)部 也在進行著激烈的整合。最初存在的十六國已經(jīng)改變了疆域,有的已經(jīng)不存在了,有的則變得更加強大。

作為十六國之首的,是那個叫做摩揭陀的國家,它的疆域主要在如今的印度比哈爾邦、北方邦。在它的四周,曾經(jīng)是強大的拘薩羅、跋差和跋耆,四個大國合縱連橫、交相攻伐,到最后,摩揭陀成為勝利者,幾乎統(tǒng)一了全國。

然而摩揭陀并非像中國的唐朝、宋朝一樣,僅僅是一個朝代,它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個朝代。如果和中國做一個對比,摩揭陀就像中國的南朝一樣,南朝包含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但所謂的朝代更替,只不過是換了統(tǒng)治家族而已。

歷史上有很多家族獲得過摩揭陀的王位,每一個家族統(tǒng)治的時期就成為一個王朝。最初的王朝叫布柯提姿陀(Brihadratha)王朝,之后被波羅多達(Pradyota)王朝取代。

接下來的訶黎(Haryanka)王朝時,恰好是佛教和耆那教興起的時候,這也是摩揭陀國南征北戰(zhàn)擴大疆域的關(guān)鍵時期,它打敗了另一個大國拘薩羅,成了印度的霸主。而佛陀和大雄的事跡也大都在摩揭陀的國境內(nèi)發(fā)生,使得這個國家成為印度典籍中出現(xiàn)最頻繁的國家。

訶黎王朝又被幼龍(Shishunaga)王朝取代,接下去就到了著名的難陀(Nanda)王朝。難陀王朝維持了103年(公元前424—公元前321),是一個非常重要、承上啟下的朝代。有人認(rèn)為,難陀王朝是印度史上第一帝國的建立者,而孔雀王朝只是因時隨勢、繼承了這個大帝國,并把疆域進一步擴大罷了。難陀王朝的疆域已經(jīng)有了目前印度領(lǐng)土面積的一半大小,將整個北印度囊括在內(nèi),也包括了現(xiàn)在的孟加拉國和一部 分緬甸。

也正是在難陀王朝時,亞歷山大揮師進軍印度。這次出征,也是印度在被雅利安人征服之后、16世紀(jì)西方人征服之前唯一的一次直接與西方的軍事勢力對壘,更顯得不同尋常。

亞歷山大面對的,首先是印度西北部 那些還沒有納入難陀王朝統(tǒng)治的國家,十六國中的犍陀羅首當(dāng)其沖,這個國家無力抵抗,臣服于亞歷山大的鐵蹄之下。亞歷山大接著渡過了印度河,向著恒河平原進軍,此刻,他已經(jīng)直面印度最核心的國家摩揭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