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滿滿,他求他哥哥找晏殊,想預(yù)先看看自己殿試得第幾了。
回復(fù)讓他失望,第四。楊 氣得直拍桌子:“不知道哪頭驢得了我的狀元了?!焙现思冶人嫉煤?,就是驢。
這頭驢叫王安石。本來穩(wěn)穩(wěn)拿了狀元,誰知道皇帝閱卷的時候,看到其中有一句“孺子其朋”,不高興了:“這話犯忌諱,不可魁天下?!狈干都芍M了?這話是周公教育周成王的,皇帝不樂意了。要說楊 的運氣還是真好,第二名、第三名都是官員應(yīng)試,前面說了,考多好沒職稱,也不能當(dāng)狀元,于是,狀元就給了第四名楊 。他真的連中三元了。
可惜的是,楊 身體不好,沒多久就死了。連中三元不容易,連中三元又沒當(dāng)官,沒給政府什么貢獻(xiàn),歷史上還就他一個,也算留名了。
看來,就是嚴(yán)格的考試,也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公平可言。最公平的,還是老天。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帶頭的主帥叫粘罕。這粘罕對中原地區(qū)的科舉考試還挺好奇,上來就辦了場考試。結(jié)果,磁州人胡礪得了第一。粘罕先傳令不要公布成績,然后到考場中,召集年老考生集合,說是要不計成績都給功名。一大堆老頭們爭先恐后,都跑粘罕馬前跪著。
粘罕拿著馬鞭,指點著訓(xùn)話:“你們這些老東西,你們有才嗎?要是有才,年輕時候就考中了?,F(xiàn)在你們都老棺材瓤子了,還參加考試,僥幸得官了,肯定覺得自己時日無多,為身后打算,還不可著勁兒貪污?。繉矣猩逗锰幇??年輕人也不是好東西,你們中肯定有人收錢,替年輕人代考。呸,老的小的都不是好人。本來打算殺了你們,可你們還沒來得及犯罪呢,又想把你們都轟回家去,可你們遠(yuǎn)道而來也不容易。得了,就讓你們考一場吧。你們這些人,以后要老老實實,報效大金,不老實,必殺無赦?!?/p>
一番話,把這些讀了一輩子書的人訓(xùn)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磕頭如搗蒜。最后,除了胡礪以外,漢人一個都沒上榜。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古書說金朝從此盡失士子之心??勺屑?xì)琢磨下粘罕的話,又不能不說有點道理。有些官員,不就是在老了的時候玩命斂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