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親和三十二個兒女
袁世凱一生共有三十二個子女,其中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長子袁克定生于1878年12月,當時袁世凱才十九歲;最小的十七子袁克友是遺腹子,生于袁世凱死后的1917年,前后時間跨度三十八年。袁世凱不是通過科舉考試,而是從一個小小的幕僚迅速崛起,成為北洋軍閥的一號人物,一直做到清政府的總理大臣、中華民國的大總統(tǒng),最后做了八十三天“洪憲皇帝”,社會經歷了清末民初的大變動。這個時候,袁世凱家的女兒們都有自己的名字,也不再纏足了,開始進家塾學習。袁世凱的兒女基本上是由各房的如夫人親自管教,袁世凱常常是點到為止,制定一些家規(guī)家訓,但他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并投入了很大的財力。在袁家的父子關系中,父親同樣是統(tǒng)治者。在“慈母嚴父”的角色中,對兒子的控制和壓力更直接地來自于父親。對男孩子,袁世凱很嚴厲,但對女兒,卻很嬌慣。七子袁克齊曾這樣回憶:“父親對我們兄弟的教育是認真的,請了各科老師來教育我們。先請任課老師吃飯,飯后交戒尺(一尺多長兩寸多寬的木板)一個,并說,如果孩子們不聽話,就用此尺打他們手心,不要寬縱?!保?3]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想法,所以袁世凱對兒子們有時候動用家法,甚至用皮鞭或木棍抽打。即使是已經結婚成家的兒子,也不能免于他的責打。據袁靜雪說:“因為三哥克良不愛讀書,又娶了唱戲的孫宜卿做姨奶奶,所以我父親最不喜歡他,挺大的人了,有時也要挨打?!保?4]
袁世凱在山東任巡撫期間,一直將長子袁克定留在身邊管教,同時也沒有忘記對其他子女的教育。在濟南,他給只有十歲的次子袁克文寫信,為其開列非常詳細的“立身課程”:“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貪戀衾綢;習字:早餐后習字五百,行楷各半;讀經:剛日讀經,一書未完,勿易他書……”還有其他讀史、作文、靜坐、慎言、運動、省身、寫日記等等,成為教育其他孩子的范本。從現代父母的角度來看,如何養(yǎng)成和練習孩子的學習行為規(guī)范也是很有意義的。
袁世凱在洹上村給兒女們開了私塾,并分為男館、女館,他請楊景震和其他三位教師開始教他的六個兒子。洹上村的家塾就設在住宅院的二門東院。每天袁世凱一起床,就能聽到東面?zhèn)鱽淼淖x書聲。他白天一人逛花園,右手持著從不離手的手杖,左手扶著聽差,經過家塾時看看兒女們上課的場景,不過他從來不干涉老師上課,頗尊師重教。袁世凱更多的是管教兒子們的行為守則,而不是去檢查他們的功課。他在四子克端、五子克權、六子克桓前來請安的時候,經常囑咐他們要好好念書,可是他既沒有當面考核過他們的功課,也沒有對他們說應當怎樣念書才算好,他認為這是老師分內的事情。袁克文在《洹上私乘》自述中講到有一天袁世凱單獨召見他時對他的教誨:“人貴自立,不可恃先人之澤而無所建樹。建樹之道,始于學問。觀夫貴豪子弟,多不識一個字,而驕奢淫佚,終至破家亡身,求一棺而不可得者,咸有所恃而自墮也?!保?5]
袁世凱在洹上村親自書寫了《袁氏家塾訓言》十一條,實際上就是孩子們的“學生守則”,次子袁克文寫道:“上居洹時,手訂家塾條規(guī)簡章三種,以稿付克文存貯?!烁逦磭L一日去身。爰付裝池,愿子子孫孫永寶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