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過失心理學:第一講 緒論(4)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選集(套裝共3冊) 作者:(奧)弗洛伊德


這些無法叫人滿意的精神分析的主張之一是:精神歷程根本上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意識的東西兀自作用著,且只是整個心靈實體的一部分而已。那么,請你們想想看,我們習慣于把心理和意識混為一談,不正是反其道而行了?意識對于我們似乎是正面界定精神生活的特征,而心理學則是意識內(nèi)容的研究,這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來,以致其中任何沖突對我們似乎都沒有意義,然而心理學不可能免除這種矛盾,也不可能把意識和心理合一。心理學對于心靈的定義包括情感、思考、意愿等性質(zhì)的進程,它還有無意識的思考和意愿存在。但是在這同時,心理學也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的同情,而蒙受渾水摸魚之嫌。我之所以將抽象的主張譬如“心理即是意識”看做偏見而加以非難,這不是很容易了解的,你們要自己去找出其中的困難。即使無意識確實存在,你們也絕想不到整個進化的過程可能就在否定它,而這否定也沒什么可利用之處;就好像為了爭論精神生活是否可看做和意識共存,以及它是否可以說是這一界限的延伸而空吵一頓似的,不過我可以向你們保證的是,無意識的精神歷程一定會被接受,并在世界和科學的新方向上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在精神分析部分這大膽的第一步和我即將提出來的第二步之間關(guān)系之密切,就比較不會叫你們感到疑惑了。因為這接下來的一步我們已經(jīng)當做精神分析的發(fā)現(xiàn)而提出,包括沖動之說,只能就狹義性和廣義性的特征來描述,這在神經(jīng)和精神失常的因果關(guān)系中頗具重要性,在這之前,尚未被充分注重過。哦,不,以前比現(xiàn)在還重視它,性沖動已為人類心靈在取得高度的文化、藝術(shù)和社會的成就上貢獻良多。

依我看,招致這種敵對立場的最大來源就是對于精神分析探究而得的結(jié)論之嫌惡,你們是否有興趣知道我們是如何來說明這個的?我們相信,文明的建立是為求生存而犧牲了原始沖動的滿足而來;我們也相信,當每一個體不斷地參與于群體中,一再地犧牲其本能的快樂以謀大家的幸福時,文明才得以再創(chuàng)而延展。在那些被如此利用的最重要的本能力量中,性本能也是其中之一:它們因此而升華了,這就是說,其精力從性的目標轉(zhuǎn)向其他目的,不再是性的意義,而是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但是這樣建造起來的結(jié)構(gòu)并不牢靠,因為性沖動很難控制;任何一個參與文明工作的人,在面對這種精力的轉(zhuǎn)向時,都有反叛性沖動的危險。我們的社會相信性解放和性墮落是對文明的最大威脅,因此而在其發(fā)展中把這敏感的所在置之不顧,對于性本能不去加以認識,對個人性生活的問題漠不關(guān)心,而代之以懲治以轉(zhuǎn)移其中的課題。就因為如此,故無法忍受精神分析將之加以披露,而指為違反美學,危害道德。一旦這些反對意見爭不過科學探討的客觀結(jié)論時,反對的一方一定會在適當時機到來之前把它轉(zhuǎn)為學術(shù)用語。人性中的一大特征就是把自己不同意的事物當做不真實的,然后輕而易舉地找一些論點來加以反對,社會也因此而承認不能接受的就不是真的,以邏輯的和具體的論點來和精神分析的結(jié)論爭辯。不過,這大多是感情用事,懷著偏見強詞奪理。

然而,我要聲明我們并未屈服而收回這些令人不愉快的理論,我們的意圖只不過是想辛苦探討并把發(fā)現(xiàn)的事實說出來而已,我們現(xiàn)在宣布無條件地把任何這一類實際的考慮放入科學探討的領(lǐng)域中去,即使尚未能把握這些考慮是否合理也要如此去做。

這些就是你們開始對精神分析發(fā)生興趣時所要面對的困難。對于初學者而言,這可能已過多了。只要能經(jīng)受這些考驗,我們的討論便將繼續(xù)進行下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