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上天下(2)

頭顱中國 作者:黃摩崖


轉(zhuǎn)換角度來看,君主沒有利用神權(quán)綁架國民去實現(xiàn)一己之私,未嘗不是中國之福。君主既然杜絕全民祭天,那么宗教式的寄生人物便沒有滋生的土壤,明堂里也不會有巴比倫那種以做皮肉買賣供養(yǎng)神殿經(jīng)濟的“圣職妓女”,國君也不能師出無名地號召全民去發(fā)動何種“圣戰(zhàn)”。

鬼神之事與政治生活有著相當(dāng)?shù)母裟ぃ稘h書·郊祀志》有一段論述尤值得注意——昔周史萇弘欲以鬼神之術(shù)輔尊靈王會朝諸侯,而周愈微,諸侯愈叛。楚懷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獲福助,卻秦師,而兵挫地削,身辱國危。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韓終之屬多赍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藥,因逃不還,天下怨恨。

中國文化一早便銘記了“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教訓(xùn),故中國未有法老、哈里發(fā)式的君主,也無全民之宗教狂熱,社會上只留下朦朧的敬畏感與稀薄的鬼神信仰,這層朦朧且稀薄的迷霧,聚也容易,散也容易,在人之一生中,甚至只算是逗留。“君子以鐘鼓道志”(《荀子·樂論》),音樂顯然不是用來娛神的,這便是周文化的教誨。也因為缺乏至上神的絕對權(quán)威,早熟的中國文化存在著無法克服的矛盾,這也是人類的毛病,即精英與庸眾之間心靈需求的層級不同。知識階級自然可以守著儒家的理性涉獵一番宗教,進得去出得來。而碌碌之人溺于表象生活,缺乏思辨力,抵御神鬼的能力太差,他們往往把信奉天命與道德教視為一種政治宣誓,卻又輕易地接納那些光怪陸離的騙術(shù)。當(dāng)然,中國文化沒有產(chǎn)生調(diào)和此種矛盾的法子未必便是缺陷。只是在中國,那作為道德楷模的君子可以是偽的,那傳說中近乎神的圣人其實也是可以被打倒的,而很多時候,“衛(wèi)道士”是用來罵人的。

古埃及第十王朝的文獻《對美利卡拉王的教訓(xùn)》有言:“人民是神的牲畜。”而司馬子魚說:“民,神之主也?!敝祆渲v:“人者,位乎天地之間,立乎萬物之上?!狈步邮堋叭速F于物”之思想者,便不得不承認在中國之“天下”,人的地位實在太高了。中國習(xí)慣將“Natural right(自然權(quán)利)”譯為“天賦人權(quán)”,其實這權(quán)利并不是誰給與的,而且這權(quán)利本不只限于人權(quán)。但這不是謬誤,而是轉(zhuǎn)化,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天地之性人為貴,而且所有人間的得失,都應(yīng)有天的參與,《天演論》之譯名亦是如此。人道之上尚有天道,天人合一又避免了人群主體性的過分張揚,真是妙不可言。

以千古獨夫之傲慢,秦始皇既然已斗膽使用超越三皇五帝的“皇帝”稱號,何以不在帝國的半兩錢上印上自己的頭像呢?秦半兩錢的圓形方孔實際上反映出“天圓地方”的觀念,而無論新出之“皇帝”為何方神圣,既然是承繼周文化中的“天子”,那么天子必在天之下,此乃不易之傳統(tǒng)!

牟宗三論中西之文化生命,說中國首先把握了“生命”,希臘首先把握了“自然”。徐復(fù)觀認為:“希臘文化的動機是好奇,中國文化的動機是憂患?!睙o論如何,是周人開啟了政權(quán)世俗化的進程,故以殷周變革為“袪魅”之始。

《頭顱中國》京東·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