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子抉擇(1)

頭顱中國 作者:黃摩崖


3.3 微子抉擇

微子是紂王長兄,肩負(fù)王室存廢的天然職責(zé),但他苦諫紂王無果,心灰意冷。之前與其發(fā)牢騷的太師和少師早早投周去了,這對微子該是大觸動。果然,在周武王伐商時,微子自縛肉袒乞降,堂堂王族,何以至此?

回首三千年,是周人將“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的觀念賦予了中國,但此處沒有你死我活,沒有趕盡殺絕,周人選擇了手下留情。周人當(dāng)然沒有打造“二元君主國”的意思,這只是必要的文化調(diào)和,是對“允執(zhí)厥中”的實踐,卻無意間為文化的多元與活力預(yù)留了空間。因此,在周代的文獻(xiàn)中,可以自由地閱讀對商人祖先的贊美。周人作出的寬容也不是出于政權(quán)合法性的考慮,而極可能是微子努力爭取的結(jié)果。

微子與周室達(dá)成保存社稷的協(xié)約,避免部族滅絕的厄運,微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誠者。微子的用心其實也正中周室的下懷。對古老大族的祭祀給予保護(hù)是周人的國策,這是具有大胸懷的“存亡繼絕”與“立嗣守祠”。在先秦時代,視一個國家是否滅亡關(guān)鍵在于王室是否絕祀。存祀就保留了部族的精氣神,這也是周人以部族之私殖民四方而能坐穩(wěn)天下的秘密。殷人之后裔生長在周天下,緬懷先王之時恐怕也情不自禁,他們將周天子的威風(fēng)注入商王的形象,“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又將洛邑的恢弘變?yōu)椤吧桃匾硪?,四方之極”(《詩·殷武》)的詠唱。

說來也奇,盡管過去了若干個世紀(jì),宋國的一些君主身上還帶著殷先王的遺風(fēng)。殷商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甚為糟糕,“兄終弟及”與“父死子替”的混亂交織,表明國家根本制度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只能以賢德來彌補(bǔ)。

宋宣公(前747年—前729年)時,“不立子而與弟”的王位交接仍然造成了國家動亂不止。然而,宋國畢竟融入了周人的封建體系,遵守著諸侯間的政治規(guī)范。到了宋襄公那里,不僅高舉仁義大旗,還一度想做盟主,真不把自己當(dāng)外人了。宋人似乎慢慢地接受了天命理論,子魚就曾對宋襄公說“天之棄商久矣”。

宋人處于周代人文思潮的包圍中,有著出入離合的矛盾,因此揶揄宋人的笑話不少。《太平御覽》卷五一引《闕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臺之東,歸西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fā)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鸵娭?,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魅舜笈?,藏之愈固?!薄肚f子·逍遙游》說宋國有個人到越國去賣帽子,然而越國人有斷發(fā)文身的習(xí)俗,根本用不著帽子?!读凶印钪臁分姓f到一宋國田夫,他常年披著麻絮衣服過冬。有年春天,他到東村干活,獨自曬在太陽下,感到非常溫暖。回家后,他便對妻子說:“太陽光曬在背上這樣溫暖,別人大概還不知道,如果拿去獻(xiàn)給國君,一定會得到重大的獎賞?!边@兩個故事透露了宋人的隔絕與孤陋寡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