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克自從在哈佛大學聽國際經(jīng)濟學家戈特弗里德·哈伯勒教授講述復雜的外匯和國際收支理論以來,還沒有更多地考慮過對外貿易問題。沃爾克開始重溫課堂筆記,并且很希望能學以致用。
但是,他未能抓住機會。羅伯特·盧薩針對沃爾克的未來已另有計劃。
在1960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約翰·肯尼迪以微弱優(yōu)勢擊敗理查德·尼克松。此后,肯尼迪認定古巴和國際收支失衡是美國面臨的兩大難題。[31]古巴問題容易理解。在那個時代,一些極端者甚至拒絕用紅墨水寫字以避免被打上同情共產主義的烙印。但是對于國際收支,除了少數(shù)金融家和教授以外,幾乎沒人關心這個問題。羅伯特·盧薩當時已成為紐聯(lián)儲的高級副行長,他是關心此問題的少數(shù)人之一。他在這方面也十分博學,大家有問題都求教于他。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經(jīng)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以其經(jīng)典的經(jīng)濟學基礎教科書培育了數(shù)百萬計的美國人,也以其聰明才智和數(shù)學功底在同儕中光芒奪目。他曾在肯尼迪的主要經(jīng)濟班底中任顧問。他還把盧薩推薦給這位當選總統(tǒng),作為財政部分管貨幣事務的副部長這一關鍵職位的人選。[32]而盧薩的任務就是去解決國際收支問題。
肯尼迪擔憂什么呢?在1960年大選之前兩個星期,《紐約時報》頭版登載了一篇文章:《肯尼迪誓言捍衛(wèi)美元價值》,該文就像晴天霹靂,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33]此前,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沒有意識到美元處于危境之中,但肯尼迪的承諾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jīng)。沒有人希望看到美元價值的下跌。幾天之后,共和黨方面也開出了類似的定心丸。[34]驟然間,每個人都變得緊張起來。
肯尼迪的許諾意味著美國將繼續(xù)在1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的比價上用黃金兌換美元。該承諾指向的對象是通過跨大西洋貿易向美國出口貨物而持有美元的外國央行——法國向美國出口紅酒,意大利出口奶酪,尤其是德國,他們向美國出口大眾汽車。美國自1933年以來就沒有再承諾用黃金換回美元,當時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偨y(tǒng)曾宣布,除了首飾外,美國公民私藏黃金是非法的。
美國承諾用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的價格贖回美元,構成了世界支付體系的基礎。美國的這一承諾,再加上世界貨幣之間的固定匯率安排,都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監(jiān)督之下。這一體制創(chuàng)建于1944年7月在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為期三周的國際會議。在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里,《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成為國際金融領域的“大憲章”,直至1971年8月解體。
在沃爾克看來,《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的出臺是“知識能量爆發(fā)”的產物,而且“前無古人,后無來者”。[35]盟軍于1944年6月6日(被稱為D日)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后的一個月,富蘭克林·羅斯??偨y(tǒng)就邀請各同盟國代表出席布雷頓森林會議,共同設計戰(zhàn)后的貨幣和金融體系。羅斯福意識到血戰(zhàn)仍將持續(xù),但他堅持認為:“雖然為了爭取解放,此刻激戰(zhàn)猶酣……但自由人類的代表……應當對未來經(jīng)濟合作的持久機制進行謀劃?!保?6]羅斯福相信,“經(jīng)濟疾病是高度傳染的”,國際貿易是緩和世界沖突的解藥,是避免另一場世界大戰(zhàn)的疫苗。他說:“商業(yè)活動是自由世界的生命線?!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