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朋友作家魯彥周和他妻子張嘉給我寫過一封信,原來他們也患上了慢性氣管炎,特意寫信詢問火柴棒壓耳穴的辦法。下面我就把耳壓配合手壓的方法告訴大家。
(一)在雙側(cè)耳穴上選取咽喉、氣管、肺、腎、脾、神門、腎上腺、內(nèi)分泌、皮質(zhì)下、枕、平喘這幾個穴位,每個穴位用火柴棒壓兩到三分鐘,其中咽喉、氣管、肺穴可以重復再壓一次,以增強療效。因為這三個穴位密切相關,構(gòu)成一個整體,而且也是產(chǎn)生病變的關鍵位置。其他幾處穴位也是同樣的道理,從醫(yī)理上說,痰是從脾臟分泌產(chǎn)生的,所以治療脾臟對于化痰鎮(zhèn)咳有很好的療效;神門穴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如果氣管炎的癥狀主要是痰太多,那么可以不用按壓神門穴。
一般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在第一個療程的頭十天可以每天早晚各壓一次,十天之后可以改成每天壓一次。長期堅持,肯定會有效果。一個療程之后可以休息兩天,也可以不休息繼續(xù)下一個療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個療程,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人可能需要五到六個療程。
其間還可以配合捏脊療法。患者背部朝上俯臥,家里人兩手大拇指與食指并攏,從尾椎骨起,沿著脊柱向上連皮帶肉捏,用力捏起,捏起馬上放下,一點也不要漏過,一直捏到脖子然后到發(fā)際線位置為止。一天捏一次,一次捏五到九遍。
(二)手穴、腳穴指壓法。
(1)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中指正對右肺點,食指和無名指分別位于指尖和手腕方向,用力向掌內(nèi)側(cè)壓,默念一百個數(shù);然后仍用三指,壓手背右肺點對應處,默念一百個數(shù)。用同樣的手法壓氣管點、左肺點。
(2)食指尖對右肺點、中指尖對氣管點、無名指尖對左肺點,用力握拳,以各個穴位有酸脹感為度,可以默念二百個數(shù)。
(3)兩手手掌的指壓法相同,在壓完掌心之后,再用同樣的方法來壓迫掌背相應的部位,兩手手背各壓一遍,以兩手掌心與手背均有脹熱感為有效。
結(jié)束動作為周氏夾指法:右手拇指放到左手拇指上,雙手交叉用力捏緊,有脹痛感,默念二百個數(shù);再以左手拇指放到右手拇指上,然后依次交叉用力捏緊,默念二百個數(shù)。這樣做主要用來刺激手穴上的前頭、頭頂、偏頭、后頭等幾個腦穴,有強腦健體的作用,可以增強身體抗病力。
在兩腳腳掌與手掌取穴的相對應部位,可以參考手掌掌心的按壓方法,用同樣的方法方式做上一遍,以腳掌掌心發(fā)熱為有效。腳穴用途是很大的,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它。腳上的五七穴比手穴更有效,可以作為按摩重點,必事半功倍。
(三)鼻穴的按壓方法:食指與大拇指指尖對齊平貼,食指尖放到咽喉穴上,拇指指尖放到肺穴上,低頭使穴位有脹痛感,默念二百個數(shù),有配合治療作用。做這個動作時一定要先把指甲剪短,不然就不是手指尖在按壓了,指甲會把肉摳得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