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巴爾干火藥桶(1)

戰(zhàn)爭就是這么回事兒:袁騰飛講一戰(zhàn) 作者:袁騰飛


找土耳其算總賬

巴爾干半島位于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既控制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制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14世紀以來,土耳其人逐漸吞并巴爾干地區(qū),殖民統(tǒng)治達500年之久,是典型的落后文明憑借武力統(tǒng)治先進文明。這種壓迫是讓被征服者最難受的,巴爾干各民族忍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因而,巴爾干各族強烈希望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到19世紀,巴爾干大部分地區(qū)獲得解放,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后擺脫土耳其統(tǒng)治,贏得了獨立或自治。但是,直到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還有一部分土地和人口仍在土耳其和奧匈帝國的統(tǒng)治下。

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統(tǒng)治下的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列強覬覦的重要目標。所以,這里一直矛盾不斷。除了巴爾干各族同土耳其的矛盾之外,還有巴爾干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還有巴爾干各族與企圖插手該地區(qū)的列強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糾結(jié)在一起、特別是列強在巴爾干彼此角力,使巴爾干半島成為沒事兒給你找點事兒,有事兒更得出大事兒的地方。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走向衰落,尤其是在意土戰(zhàn)爭中,土耳其人落敗,巴爾干各族一看,你連戰(zhàn)無不敗的意大利人都打不過,憑什么還占著巴爾干?于是聯(lián)合起來反抗土耳其。

1912年5月,已經(jīng)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nèi)哥羅(后來的黑山)四國先后結(jié)成反土同盟,即巴爾干同盟。雖然這個同盟訂立之初,各國就打著各自的算盤,但共同的目的是找土耳其算總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