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外交也是戰(zhàn)斗力(7)

戰(zhàn)爭就是這么回事兒:袁騰飛講一戰(zhàn) 作者:袁騰飛


國王的魅力

英法在殖民地問題上本來矛盾尖銳。1898年,英法兩軍從不同方向往尼羅河上游推進,結(jié)果在蘇丹古城法紹達相遇,兩軍對峙,差點兒就打了起來。法國當時要跟德國死磕,不想再跟英國發(fā)生任何沖突,于是就撤退了。

到了20世紀初,法國強烈感覺到必須和英國和解才能對付德國。所以,1902年法國外長就表示,愿意在國際問題上跟英國保持一致行動,甚至還討好英國,說法國不生產(chǎn)英國出口的商品,比如法國不產(chǎn)棉布,只產(chǎn)葡萄酒和奢侈品,我不跟你搶生意,咱們之間沒有利害沖突。

英國考慮到德國的威脅,接住了法國人拋來的橄欖枝,同意修復英法關(guān)系,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

1903年,英國國王應(yīng)法國總統(tǒng)之邀訪問巴黎,這是英法親善的開始。當時,法國民眾還沒忘記“法紹達事件”,對英王的到來并不歡迎。英國首相給愛德華七世提醒,您訪問法國的時候可能會遭到人家不友好的對待。英國國王問會遭到怎樣的對待?首相說可能會有人往您臉上吐吐沫,英國國王說:“如果真的吐到我臉上,我不擦,讓風把它吹干。”你吐到我臉上,就是想讓它留著,能被人看見,那我就不擦,讓你滿意,可以吧?這完全是唾面自干的精神啊!

英王剛到巴黎街頭的時候,有人當著英王的面高呼:“布爾人萬歲!”“法紹達萬歲!”但英王愛德華七世非常有魅力,擅長外交,他在法國發(fā)表熱情洋溢的演說,稱贊法國人民和法國文化的偉大,表明自己對法國的仰慕和熱愛之情,聲稱英法兩國是唇齒相依的鄰邦,一榮倶榮,一損倶損。訪問途中,愛德華七世只要聽見《馬賽曲》就趕緊立正,敬禮!

愛德華七世在法國的言行,迅速改善了英法關(guān)系。當他踏上歸程的時候,法國人自發(fā)聚集在碼頭歡送,“國王萬歲”的呼聲在人群中響起,這是法國60年來頭一次響起“國王萬歲”的呼聲,因為他們的國王早在1848年就被推翻了。

這樣一來,英法之間的關(guān)系迅速改善了。1904年,兩國簽訂了協(xié)約。協(xié)約簽訂后,兩國消除了長期以來在殖民地問題上的分歧,化干戈為玉帛,聯(lián)合起來對付德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