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來,戰(zhàn)事不斷。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并不是和金人展開的,而是與曾經的同事、戰(zhàn)友,也是自己的同鄉(xiāng)——張用所展開的。
張用自陳州與王善分手,領著隊伍,靠剽掠為生,搶百姓、搶官府,也搶金兵,轉戰(zhàn)于大江南北,流浪于江湖之中。
在鐵路步,張用和杜充的隊伍不期而遇。他原是杜充的頭號“假想敵”,經過南薰門事件,他更成了杜充的眼中釘、肉中刺。杜充二話不說,招呼岳飛率部和張用開打。經過廝殺,張用軍大潰,四散奔逃。
岳飛簡單地打掃了一下戰(zhàn)場,領大軍渡過長江,進入了建康。
而趙構也已經由杭州到了建康,有風聲說,朝廷打算將行都設在建康。
建康既是六朝古都,又是現(xiàn)在江南東路的首府,常住人口將近二十萬,是國內的超級大城市!
趙構將行宮設在神霄宮——這是“老道士”趙佶在佛門圣地保寧禪寺的原址上改造的,此宮規(guī)模宏大,巍峨聳立在建康府城的西南之端,西攬鳳凰臺,北俯秦淮河上的飲虹橋。
在神霄宮,他隆重地接見了杜充一行。
要說,杜充擅離職守,早該抓起來槍斃了,可是趙構不但沒有一點兒責備的意思,反而對杜充異??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很簡單:第一,趙構對東京那個傷心地本來就沒多少興趣,可有可無,得之不甚喜,失之不甚悲。第二,杜充手里握有一支南宋朝廷可以倚重的生力軍,怠慢不得。第三,趙構從揚州逃到杭州后,在那里遭受了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打擊,心力交瘁,一點兒脾氣也沒有了。在杭州,趙構不但從皇帝的寶座上跌落下來,還差點性命不保,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