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比利時聯(lián)盟垮臺(1)

高盧戰(zhàn)記 作者:(古羅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公元前57年)

1. 當愷撒在意大利,而他的軍團駐扎在冬營地時,屢屢有謠言傳來,稱占高盧地區(qū)1/3面積的比利時的所有高盧部落(這在前文有提及)正在結盟蓄謀反對羅馬,他們彼此間還交換了人質,拉比耶努斯的來信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據說他們結盟的原因有二:第一,他們擔心一旦高盧其他部落被征服,羅馬軍隊就會起兵征討他們;第二,出于各種動機,他們還受到部分凱爾特高盧人的煽動和蠱惑。這些高盧人中,一部分是因為不愿看到羅馬軍隊在高盧過冬并長期駐扎此地,認為這與當初的日耳曼人相差無二。另一部分是生性不安分,惟恐天下不亂,希望政權易主。這其中還有一些冒險分子在作祟,因為通常在高盧,若某人有權有勢,或有能力雇傭軍隊,就可以稱王稱霸,但比利時若是在羅馬人的統(tǒng)治之下,這些人就很難如愿。

2. 這些告急信函驚動了愷撒,他在意大利新征了兩個軍團的兵力 ,并于當年春季派副將昆塔斯·佩狄尤斯率領這兩個軍團遠赴高盧,他本人也在糧草備妥后趕往軍中。他又向塞農人和與比利時人相鄰的其他高盧人部署任務,命令他們去了解比利時人的動向,并及時回來匯報。由此所獲的信息都出奇的一致,大家眾口一詞,稱比利時人正在招兵買馬,集結隊伍。愷撒覺得情況緊急,不容耽擱,必須馬上出兵。備好糧草之后,愷撒便拔營起寨,不過兩周時間,就到達了比利時人的邊境。

3. 愷撒行軍神速,他的到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比利時人中距離凱爾特高盧最近的雷米人,派部落首領依克契烏斯和安德康樸求斯擔任使者,來見愷撒,稱愿將其本人和全部財物通通交給羅馬人,供其支配,受其保護。他們自稱并未和比利時人串通謀反,反抗羅馬人的事與其無關,無論是交出人質,還是受制調遣,他們都隨時聽命。他們還請愷撒進入他們的要塞,為其提供糧食和其他物資供應。據他們講,其余的比利時人都已全副武裝,與住在萊茵河高盧這邊的日耳曼人沆瀣一氣。這些人已然喪心病狂,就連他們的兄弟之族和血親、享受同樣權利、服從同樣法律、受到同一國王管轄的蘇埃西翁人苦苦相勸也無濟于事,最后只得聽之任之。

4. 愷撒繼續(xù)詢問有哪些部落進行了武裝,具體人數(shù)和作戰(zhàn)能力如何。使者告知,比利時人多數(shù)是日耳曼人的后代,在很早以前就渡過了萊茵河,看到這里土地肥沃,便把原有居民趕走,自己取而代之定居下來。在半個世紀之前,當全高盧都被辛布里人和條頓人統(tǒng)治時,只有比利時人寸土不讓,將入侵者擋在自己境外,這些往事令他們對自己的軍事力量引以為豪。雷米人又說:關于他們的人數(shù),自己也了如指掌,因為大家這些部落間還有通婚和血緣關系,所以能完全掌握各族在全比利時大會上承諾的派兵數(shù)量。在他們中間,貝洛瓦契人在勇悍、勢力以及人數(shù)方面都最具優(yōu)勢,可以征集到10萬人的軍隊,并承諾其中有6萬人是精兵強將,但同時也要求把全軍的作戰(zhàn)指揮大權交給他們。

蘇埃西翁人是雷米人的近鄰,領地遼闊,物產豐富。他們曾有位國王叫做狄維契阿古斯,人們至今都記憶猶新,那曾是全高盧最強大的國王,不僅統(tǒng)治了大部分比利時地區(qū),甚至連不列顛島也納入治下?,F(xiàn)在的蘇埃西翁王是蓋爾巴,由于他為人正直、能力卓著,大家已經同意把本次作戰(zhàn)指揮權授予他。他有12座要塞,答應出兵5萬。內爾維人也答應出兵5萬,比利時人被認為是生性最為兇悍的勇士,居住地位于最北邊。阿特雷巴特人會出兵1.5萬、安比亞尼人1萬、莫里尼人2.5萬、門奈比人9 000、卡萊特人1萬、維利奧卡瑟斯人和維洛曼杜伊人共出1萬、阿圖阿圖齊人1.9萬,至于通常都被合稱為日耳曼人的康德魯西人、厄勃隆尼斯人、卡埃洛西人和帕埃曼尼人,估計還會出動4萬人之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