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于是,赫爾維西亞人只能走通過塞廣尼領地的這條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而且這條道路極其狹窄,如果無法得到塞廣尼人的許可,根本無法通過。鑒于憑借一己之力無法說服塞廣尼人,赫爾維西亞人就派使者游說埃杜維人杜諾列克斯,希望他能出面擔任說客,獲取塞廣尼人的同意,以便他們取道而過。杜諾列克斯本人極富聲望,為人慷慨,因此在塞廣尼人中威信極高,加之他又娶了赫爾維西亞人奧格托里克斯的女兒為妻,故對赫爾維西亞人也能友好相待。另外,出于奪權的考慮,他也的確唯恐天下不亂,希望通過施以恩惠,籠絡人心,以求變中取勝。所以他答應了請求,且不辱使命,說服了塞廣尼人讓赫爾維西亞人借道通過,并且商定雙方交換人質作為信義,確保塞廣尼人不會橫加阻攔,赫爾維西亞人一路上也不會為非作歹,肆意妄為。
10. 愷撒獲悉赫爾維西亞人要借道塞廣尼和埃杜維的領地,進入薩恩托尼境內,這距離居住在行省的圖盧茲特部落已經相去不遠。 愷撒認為這無異于與狼為鄰:赫爾維西亞人好戰(zhàn)成性、對羅馬虎視眈眈,還要駐扎在薩恩托尼這樣的富庶之地,且與行省之間沒有任何天然屏障相隔,這勢必會對行省構成極大威脅。出于這樣的考慮,他留下副將提圖斯·拉比耶努斯坐守他筑下的防御工事,自己則火速趕往意大利北部,并在當地新征兩個軍團,又把正在阿奎利亞附近過冬的3個軍團調集過來,率領這5個軍團,抄近路翻越阿爾卑斯山,直奔高盧。一路上,休特隆內人、格萊奧瑟利人和卡圖里吉人占據了幾處制高點,企圖阻止愷撒軍隊前進。在幾次交戰(zhàn)中,愷撒大獲全勝,他離開意大利阿爾卑斯地區(qū)最西部的邊陲小鎮(zhèn)奧塞勒姆,經過6天跋涉,進入行省的沃康蒂人領地,就此繼續(xù)向阿洛布羅基人的境內行進,然后率軍進抵塞古西亞維人領地,這是行省境外羅納河西岸的第一個部落。
11. 此時,赫爾維西亞人已經率領眾部,穿過那條險道狹路,通過塞廣尼人的地界,一到達埃杜維人的邊境,就開始橫行肆虐,搶掠百姓。埃杜維人無力抵擋這些入侵者,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就派出使者向愷撒求助,并表示埃杜維人一向忠于羅馬,羅馬軍隊不該坐視不管,聽任強人掠奪他們的土地,攻占城鎮(zhèn),將其子女俘掠為奴。與此同時,埃杜維人的盟友和近族安巴利人也向愷撒報告:他們的田地也慘遭蹂躪,很難抵擋赫爾維西亞人的進攻,恐怕自己的城鎮(zhèn)在所難保。同樣,在羅納河對岸有房舍和田地的阿洛布羅基人也紛紛逃到愷撒這里來避難,并稱所有的財物都被一搶而空,如今已然一無所有。所有這些情況促使愷撒決心立即采取行動,不再坐視不管:不再聽任赫爾維西亞人毀壞掠奪羅馬各盟邦財富,為闖入薩恩托尼境內胡作非為掃清道路。
12. 索恩河流經埃杜維和塞廣尼的領地,進入羅納河,河水水流極緩,憑肉眼很難辨別水流走向。赫爾維西亞人便將木筏和小船捆扎在一起涉水渡河。當偵察部隊將情況匯報愷撒時,赫爾維西亞人的隊伍已有3/4完成渡河,只有約1/4還在索恩河東岸,當晚午夜剛過,愷撒就率領3個軍團離開營寨,直撲敵人尚未渡河的余部。這些人都身負重荷,被愷撒殺了個措手不及,死傷大半,其余的都四散逃竄,躲進附近的樹林深處,不見了蹤影。這些余部就是提古林尼部,屬于赫爾維西亞人的4大部落之一。在50年前,這一部落的人曾單獨離開過本土,在與羅馬交戰(zhàn)中殺死了執(zhí)政官盧契烏斯·卡休斯,迫使他的軍隊鉆了軛門。這一次,不知是純屬巧合還是天意使然,曾讓羅馬人蒙恥的這個赫爾維西亞人部落首先遭到懲罰。而且,除了國恨之外,愷撒還一舉報了家仇,因為提古林尼部在襲擊卡休斯的過程中,還殺死了他的副將盧契烏斯· 畢索,即愷撒的岳父盧契烏斯·畢索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