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雙贏還是雙輸?(1)

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 作者:(美)邁克爾·巴爾


在政治學專業(yè)雜志上,很多學者就中國是一個維持現(xiàn)狀國家還是一個修正主義國家展開了爭論。有些人認為中國遵守國際規(guī)范,愿意和平解決許多邊界爭端,遵守國際貿易體制并在多邊組織機構中開展廣泛合作。但也有人持懷疑態(tài)度,他們強調中國崛起對西方利益構成的“威脅”。國際關系理論界的領軍人物巴瑞·布贊(Barry Buzan)稱中國是“改革修正主義國家”:出于計算和工具性的考慮,中國只接受國際社會中的某些制度(如市場、聯(lián)合國),但是抵制甚至希望改變其他一些制度(如民主、人權)。在任何時候,中國既可能是一種主動進攻的姿態(tài)(例如與日本的島嶼爭端),也可能是一種消極抵抗的姿態(tài)(例如與美國的匯率爭端),還可能是一種外交斡旋的姿態(tài)(例如2003年促使朝鮮重返六方會談)。

因此,無論將中國界定為維持現(xiàn)狀國家還是修正主義國家都過于簡單。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命題,而是一個雙重可能的命題,主要取決于所研究的問題。“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直到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堅持推行單邊主義和先發(fā)制人的戰(zhàn)爭策略,這種做法本身不也是修正主義的表現(xiàn)嗎?然而,不管中國到底是不是修正主義國家,在西方眼里,它將一直是修正主義的靶子?;蛟S,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說,如果中國對外援助的策略是雙贏的(不干涉其內政、不附帶政治條件),那么在向西方謀求認可的時候必定會落個兩敗俱傷的雙輸局面。

換句話說,中國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之一就是接受國際規(guī)范。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包含了許多華盛頓共識的因素。胡錫進是一位直言不諱、有影響力的編輯,他寫道:“盡管規(guī)則是西方人自己制定的,但由于中國人愿意付出更多的勞動,生產的產品也更加便宜,因此中國人能夠在西方人主導的游戲里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簡而言之,西方害怕面對這個現(xiàn)實:它正在失去對中國的競爭優(yōu)勢。”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是否進行民主改革根本無關緊要。即使中國真的走上了民主化道路,仍然會有人指責中國偷走了工作機會、操縱匯率、盜取非洲資源、污染環(huán)境、堅持本國領土完整卻踐踏他國權利等。

要是中國不遵守西方人制定的規(guī)則,那中國必定是眾矢之的。這不僅是因為它違反了西方認定的共同規(guī)范,也因為與西方有沖突的問題本質上都是西方國家自己也很頭疼的問題。中國似乎觸動了西方的敏感神經(jīng),不是因為所謂的中國模式對他國具有吸引力,而是因為中國的舉動反映了西方對現(xiàn)代性的矛盾心理,以及對自身合理性和政府權力范圍的不確定性。托馬斯·弗里德曼在2009年的一篇社論中寫道:

一黨專政固然有其缺陷,但是,當它是由一個相對開明的群體領導時——比如現(xiàn)在的中國——一黨專政同樣具備強大的優(yōu)勢。單一政黨能夠強力推行那些在政治上存在難度但的確有利于社會在21世紀向前發(fā)展的重要政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