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林則徐之前曾通知包括江浙在內(nèi)的沿海各省,要他們防備英軍進攻,但江浙官員承平日久,沒人相信火會燒到自家門口。當英國艦隊抵達定海時,當?shù)卣€以為來者是被風吹迷了路的商船,其戰(zhàn)備狀況,可想而知。
1840年7月6日,懿律對定海發(fā)起進攻。戰(zhàn)斗毫無懸念,幾個小時之內(nèi),定海即告失陷。
道光獲知這一消息后既吃驚又納悶,不明白那么軟蛋的英國人怎么會突然變得如此堅挺。左思右想,得出結(jié)論,恐怕還是浙江官員太熊包了。這些人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像個木偶人一樣,也不做好準備,臨到打仗就張皇失措,當然只有挨人揍的份,革職,全部革職。
暫時的受挫,并沒有能動搖道光的自信心和優(yōu)越感。
這幫小丑,不過憑借著他們船快,小小得逞了一下,等我的軍隊開過去,他們還不是該咋的就咋的。
與道光不同,遠在廣州的林則徐則表現(xiàn)得憂心忡忡。英軍攻的是浙江,起源卻是廣東,說明他事情沒有辦好,革職的人里面雖然暫時沒有他,并不代表他就沒有責任。
在林則徐遞上的奏折中,他向道光“自請治罪”,并要求把他派往浙江前線,以便戴罪立功。
道光的回復只有三個字:知道了。
君臣間極其微妙的情感變化,盡在“知道了”三個字中。過去道光曾把林則徐列為最寵信的大臣,他百分之一百地相信這位能吏可以把廣東那邊的事擺平,就在定海被陷之前,還下旨要將林則徐調(diào)為兩江總督,以接替病逝的陶澍。
直到浙江送來報告,道光才知道,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林某還是那個天下第一能吏嗎?得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信任度一旦有了折扣,態(tài)度就完全兩樣。林則徐在奏折中發(fā)出警告,指出英軍極有可能再北上天津,提醒皇帝做好防范,但道光不以為然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