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眾所周知,我是一個愛情小說的作家。對男女純愛,曾熱情謳歌。近年,因年齡漸老,社會漸變,人情世態(tài)之功利自私,前所未見,我對愛情的美好動人,亦漸生疑厭。去年秋天,樹葉剛落的時候,我開始著手我的第一部古裝劇的創(chuàng)作。我要寫的古裝劇,是關于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又是愛情——我已經寫了很多愛情,終于寫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這一段愛情了。這一段愛情,因事關社稷、戰(zhàn)爭、王位而動人心魄;這一段愛情,因白居易的《長恨歌》而流傳千古。
我以為,今天的人與過去的人相比,最無趣之處就是愛已消亡,愛情因人類進入拜金時代而滅絕殆盡。于是,當我的筆觸仍然試圖留住愛情的時候,我的目光就不得不轉向歷史。于是,決定去寫古裝。
構思接近完成的某日,我突然接到公安部門一位領導的電話,問我是否看過昨晚央視的《新聞聯(lián)播》。他說昨晚的《新聞聯(lián)播》報道了西京市長安古鎮(zhèn)發(fā)生的一樁盜案,盜走了一件極其重要的唐代文物。他建議我將此案寫成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對公眾將是一次現(xiàn)實的法制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多年以來,我一直躲避命題文學,奉命之作不僅靈感受限,受眾也難叫好。但此事有涉唐代,與我當下的寫作不無關聯(lián),而且此案能進《新聞聯(lián)播》,似也真的重大。于是我不免態(tài)度含混,并未果斷推脫。誰料三天后西京市刑偵總隊的兩位警長居然奉召進京,帶來了西京盜案的詳細文檔,就在昆侖飯店的一間會議室里,向我介紹了此案的來龍去脈。五天后公安部一位高級警官又專程陪我遠赴西京,對此案涉及的相關人物直接采訪。至此我才發(fā)現(xiàn)我被這事套住了,已經沒有脫身的可能。于是,我只好把《長恨歌》的纏綿暫時擱置,轉身正視這樁大案的慘烈曲折,并且動筆寫下我耳聞目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