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世界里,不是名牌大學畢業(yè)就什么都不是
我從邁向廣告行業(yè)之初起,就遭遇了種種挫折,之后才開始正視社會對學歷歧視的現(xiàn)實。雖然這種打擊讓我覺得不怎么愉快,但也確是一種新鮮十足的痛覺。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別人會因為學歷對我說“你不行”,也更不知道學歷事實上是我無法克服的短板。
我一直認為努力可以彌補不足,熱情可以掩蓋殘缺。不過,學歷可不是努力就能補回來的,學歷是以前走過的道路得到的結(jié)果。正因為如此,在向社會邁出第一步之前,我第一次遭遇的“學歷門”帶給我的打擊的確不小。
隨后我開始著手撰寫我的第一份簡歷,那其實也是對我自己人生歷程的一種客觀整理。我寫完之后,越看越覺得那是一份人人都羨慕的充滿“霸氣”的簡歷。不管給誰看,都沒法挑出什么毛病。當時我覺得,第一次申請時所遇到的事情只不過是一次特殊的開局罷了,那家公司可能在選拔人才上有點兒挑剔,還會有很多不過分強調(diào)學歷的廣告公司,而我遇到的這個奇葩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沒錯,當我完成簡歷時,我的確再一次找回了自信心。我確信接下來會一帆風順——直到遭遇第二次打擊。
第二次打擊發(fā)生在韓國廣播廣告公司主辦的“希望工程”中。該公司面向熱愛廣告行業(yè)的人開展了一個為期四天的專家培訓項目,這個項目就叫作希望工程。受邀的講師是大公司的策劃和制作精英,那些大廣告公司都是廣告專業(yè)大學生們夢寐以求的地方。我覺得這是一個能夠讓自己接觸到實戰(zhàn)的絕好機會,于是就報名參加了。
在參加培訓時,我按照講師們的人數(shù)打印了簡歷。因為廣告界通常會以宣講會的方式招聘,所以我認為只要能夠遇到理解我夢想的負責人,就一定會對自己的就業(y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