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第二年開始,我就轉性了,因為我成了一個大部的部長,學生會也就9個部門吧,我主管的那個是面子和輿論部門——宣傳調研部。我轉性后就想不明白,也看不起這些人,丫的。就為了一張破兌獎券,全校20000多號人,都跟上早市買菜的大媽大爺一樣,全涌了上來。
負責發(fā)兌獎券的,跟燈謎時站崗的那些大一學生一樣,但顯然又不一樣。每個發(fā)兌獎券點,一般只有8個人,一個人負責核對,一個人負責收紙帶,發(fā)兌獎券,形成四對效率高得不得了的小團隊。這8個人,就是從上百號(這是校學生會)或者幾十號(這是各個院學生會)里脫穎而出得到他們直屬領導大二學長,也就是學生會小頭頭們(一般是部長,即部門負責人,院學生會麻雀雖小,但顯然也要向校學生會看齊,同樣有9個部門,這9個部門比較尷尬,即受院學生會頭頭腦腦的管理,又要受校學生會相同部門的管理,兩頭都得罪不得,只得兩頭都不是人)的青睞,未來可以搖身變?yōu)樾☆^頭。
開始的時候,發(fā)兌獎券的人還問一下拿燈謎條幅人,燈謎謎底是什么,黑壓壓的一群人也樂得看熱鬧,反正學校明天放假一天,今天下午沒課。但在問過幾十個人以后,實際上是人們等待20分鐘后見隊伍還很緩慢的時候,人群就開始憤怒了。眾怒難犯,于是,四對高效率的團隊立馬顯現,收條,給兌獎券,同時把條扔到旁邊準備好的大紙箱中。
20000份兌獎券發(fā)放完,肯定會比預定時間要早,快的發(fā)放點四點半就結束了,慢的點也絕對到不了五點。瞬間,四散校園各處的學生們就心靈傳輸到了各個食堂,原先校園里到處的人,一個不見。
各學生會點的干部們,這時候撤桌子送還教室,把廢紙箱及垃圾扔到校園指定的垃圾處理點,那簡直叫一個專業(yè),就算現在最專業(yè)的現場活動公司,執(zhí)行力也不過如此,把事辦美了,還完全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