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道:尋訪武林》江湖逸聞錄(23)

問道:尋訪武林 作者:張劍峰


龍形拳

龍形拳也是奉五枚師太為始祖,相傳五枚師太云游時傳予廣東羅浮山華首臺大玉禪師,大玉禪師傳高雄民、馬鑒、林合、林慶元等。其中林慶元之子林耀桂(1874~1965年)為龍形拳近代最出名的人物,被譽為“東江老虎”。林耀桂是廣東博羅縣(今屬惠州)人,六歲習武,天資聰穎,得到眾位師伯青睞,將龍形絕技和正骨跌打術一一傳授于林耀桂。數(shù)年后林耀桂藝成下山,稱雄東江一帶(廣東境內(nèi)水系分為東江、西江、北江)。林耀桂民國時期在廣州教授武術,上世紀30年代做過燕塘軍校武術教官;曾編“抗日殺敵大刀術”,教十九路軍官兵抗擊侵華日寇。1957年,79歲的林耀桂移居香港,開辦“龍形拳總會”繼續(xù)授徒直至去世。

曾根,在抗戰(zhàn)勝利后加入佛山精武體育會,經(jīng)當時國操部主任李佩弦介紹,得以拜在林耀桂門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根將龍形拳在佛山大舉傳授,深受歡迎。林耀桂另一佛山弟子馬齊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回到家鄉(xiāng)佛山三水逕口,傳授龍形拳。如今佛山龍形拳門人甚多,2004年12月,佛山精武體育會龍形拳中心成立,與廣州、香港以及國外的龍形拳同人多有來往。

白眉拳

白眉拳相傳由清乾隆年間四川峨眉山的白眉道長所創(chuàng),之后傳于廣慧禪師,再傳竺法云禪師和竺緣道長。竺法云禪師傳俗家弟子張禮泉,竺緣道長傳廣州弟子劉少良。另一說法是清道光年間一還俗和尚黃連矯傳授給廣東惠來縣的林合,林合又上羅浮山華首臺拜黃連矯師兄廣進禪師,藝成后下山開館授徒,傳秦程九、廖錦帶、張禮泉等人。廣東高明縣(今佛山市高明區(qū))人仇太生(1918~1979年),自幼習武,先后師從張禮泉弟子夏漢雄、葛肇煌,善使棍,精于“摩吸掌”,習武學醫(yī)兩者兼顧,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教拳。到六十年代,劉少良于佛山定居,亦在佛山推廣白眉拳。經(jīng)劉、仇二人推廣,白眉拳曾在七十年代風靡一時,煉習者遍及佛山各地,白眉拳從此成為佛山一大拳派。1998年8月,佛山精武體育會成立白眉拳中心,劉、仇二人的子嗣和弟子濟濟一堂,桃李芬芳。白眉派拳術樁勢較高,步法穩(wěn)健,以步帶腰,手法密集多變,長短橋兼用,注重內(nèi)勁。身形講求浮沉吞吐,做到“手隨身去,身隨步轉”。

佛山功夫六大派,拳術豐富,英雄輩出,在各自歷史時期均有建樹。佛山之所以成為如今世界聞名之功夫城市,實有賴于嶺南派功夫六大支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