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父親與清華大學
1923年4月16日,由于前清大學士升允的推薦,父親被溥儀任命為“南書房行走”,賞食五品俸,紫禁城騎馬。
因此,父親在5月間從上海乘船北上,前往北京覲見溥儀,受命清理景陽宮等處的藏書。次年,羅振玉也入宮,共同整理清宮內(nèi)府藏書。
1924年11月,馮玉祥率軍進入北京,逼走遜帝溥儀,父親陪同溥儀離開紫禁城,前往天津避難。
1925年2月,清華學校委任吳宓成立國學研究院,父親應邀擔任導師,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并稱“清華四大導師”。
最初,1909年清廷運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成立“游美學務處”,考選留美學生。過了兩年,清華學堂成立,1912年民國成立,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1925年成立國學研究院(研究院國學門),并設(shè)立大學部文理法三個學院,這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
父親在清華學校國學院擔任經(jīng)史小學導師,主講《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研究方向則增加了元史和西北地理。他曾撰寫《韃靼考》《元朝秘史地名索引》《蒙文元朝秘史跋》等書篇。
1926年,清華學校出版父親的著作《蒙古史料四種》,9月間新學年開學,父親負責指導的學科有:經(jīng)學(含《詩》、《書》、《禮記》)、小學(含訓詁、古文字學、古音韻學)、上古史、金石學、中國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