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黃蘇”進入中共中央,米夫曾在會上作了這樣的說明 :
“中央委員會退出羅邁(引者注:即李維漢)、賀昌兩同志,而補選了韓麟會、沈先定、徐畏三、王盡仁、黃蘇、陳韶玉、沈澤民、夏曦、曾炳春九同志,內(nèi)中5人是工人同志,中央政治局成分中,16人中10人是工人出身?!?/p>
顯然,“黃蘇”被選入中共中央委員會,內(nèi)中重要的原因是考慮到他是工人出身。
中共中央委員名單中的“陳韶玉”,即王明。
會議改選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選出9人為政治局委員,即向忠發(fā)、周恩來、項英、張國燾、徐錫根、盧福坦、任弼時、陳郁、王明。這樣,王明一躍進入了政治局。一個月后,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又升任政治局常委,從而控制了中共中央,成為實際上的中共領(lǐng)袖。
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羅章龍成了米夫、王明反對派的領(lǐng)袖。他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特別是工會系統(tǒng)干部的支持。但是,羅章龍斗不過王明──因為王明得到米夫的支持,而米夫作為共產(chǎn)國際的代表,富有權(quán)威性。因此,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以王明勝利而告終。
會議剛結(jié)束,羅章龍和他的支持者們便強烈要求召開緊急會議,以否定四中全會。
羅章龍站出來領(lǐng)導反王明,反米夫,但同時又犯了一個大錯誤 ,那便是籌謀成立第二中央。在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正面臨著巨大的困難,羅章龍的行動,顯然又給中國共產(chǎn)黨帶來更大的困難。
193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guān)于開除羅章龍中央委員及黨籍的決議案》。從此,羅章龍從他的政治生涯的巔峰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