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影響了中國》在六屆四中全會面臨尖銳斗爭(2)

他影響了中國:陳云全傳 作者:葉永烈


“接著是瞿秋白犯路線錯誤。”

“1928年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以后,李立三神氣起來了。從1930年6月到9月,他搞了三個多月的立三路線?!?/p>

“1930年到1931年,羅章龍右派,另立中央,搞分裂,也沒有成功?!?/p>

這樣,毛澤東把羅章龍列為黨內(nèi)斗爭的第四個“機會主義頭子”。

羅章龍很風趣地告訴筆者,他對毛澤東的話作了別出心裁的“注釋”:

“陳獨秀有個‘獨’字,成了第一個‘機會主義頭子’;瞿秋白的‘瞿’字,有雙目,也就成了第二個‘機會主義頭子’;李立三有個‘三’字,成了第三個‘機會主義頭子’;至于我,姓‘羅’,頭上頂著個‘四’字,成了第四個‘機會主義頭子’……”

說笑歸說笑。當羅章龍說及他那次黨內(nèi)斗爭,變得嚴肅起來。平日,他很少涉及這一敏感話題── 中共六屆四中全會。

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李立三下臺。雖然當時中共名義上的領袖是向忠發(fā),但是向忠發(fā)不論組織能力,還是理論水平,都夠不上作為中共領袖。只是共產(chǎn)國際和斯大林片面強調工人成分,才使向忠發(fā)成了中共中央總書記。

李立三的下臺,引發(fā)了中共的領導權的一場新的爭奪戰(zhàn)──王明要奪權,羅章龍也想成為中共領袖。兩派之間的激烈斗爭,便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展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