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門檻上的民國》第二章 君憲,共和?--被抹殺的程序(1)

門檻上的民國 作者:金滿樓


第二章 君憲,共和?--被抹殺的程序

一、有朋自敵營來

從體型相貌上看,黎元洪身材魁梧,臉龐寬大,顯系有福氣之人,而終其一生,運氣也著實不賴。

1883年,黎元洪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并親歷甲午海戰(zhàn),見證了威風一時的亞洲第一水師覆滅的全過程,也僥幸逃過葬身大海為國捐軀的悲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后,原本為人欽羨的海軍將領們大都被清廷革職,黎元洪也由此陷入了失業(yè)的彷徨之中??墒牵柙樘焐\氣好,歇業(yè)沒多久,老領導張之洞調任兩江總督并在南京扯旗招兵買馬,黎元洪聞訊趕去投奔,旋被委派監(jiān)修南京城外炮臺。自此,海軍科班的黎元洪棄水登岸,轉型為陸軍將領。

1896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黎元洪隨同前往。經(jīng)張之洞一再提拔,黎元洪完成了從軍中小吏成長為清廷從二品大員的華麗轉身。辛亥年前,湖北第八鎮(zhèn)(師)和第二十一混成協(xié)(旅)相繼成軍,前者由總兵張彪任統(tǒng)制,后者由黎元洪出任協(xié)統(tǒng)。由此,黎元洪一躍成為湖北軍界中的第二號人物。

武昌起義當晚,湖廣總督瑞澂及統(tǒng)制張彪倉皇出逃,黎元洪則被革命軍硬推出來做了“湖北都督”。好在此時革命形勢一片大好,數(shù)日后,黎元洪也由最初的消極轉為積極,湖北軍政府的成立與武昌首義的最終勝利,黎元洪自有一份獨特的功勞。

之后的一個月里,全國局勢更是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湖北革命的勝利,湖南、陜西、江西、山西、云南、貴州、江蘇、浙江、上海、廣西、廣東、福建等省相繼宣告獨立,一個月間,清廷便已失去半壁江山。

正當黎元洪躊躇滿志之時,兩名不速之客突然造訪都督府。第一位姓劉名承恩,湖北襄陽人,天津武備學堂畢業(yè),之后輔佐袁世凱小站練兵,曾先后擔任過“新建陸軍”步兵第三營幫統(tǒng)、工程營管帶等職。1898年,劉承恩協(xié)助袁世凱創(chuàng)辦步兵隨營武備學堂并擔任學堂監(jiān)督,堪稱北洋系的元老級人物。1900年后,劉承恩被湖廣總督張之洞調任回鄂,在此期間,他與黎元洪共同參與了湖北新軍的編練工作,兩人曾共事三年。

另一位信使蔡廷干,此人系當年第二批留美幼童,后服役于北洋水師并委帶“福龍”號魚雷艇,系黎元洪當年的同袍。甲午海戰(zhàn)中,蔡、黎兩人同赴戰(zhàn)場,后又同一批被黜職,在黎元洪追隨張之洞時,蔡廷干則入幕袁世凱的門下,成為其親信干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