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秘史之沉浮》第一章(13)

蔣介石秘史之沉浮 作者:郭寶平


但是,他覺得,此番回國,不是為了兒女情長,而是找到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回國,就是向著這條路邁出的第一步。

蔣介石一掃灰溜溜的失敗感,他感到慶幸。

莽莽撞撞東渡,四處碰壁,卻不期然結識了英士兄長,僅此,這次冒險就是值得的。

3、這次當“憤青”的后果出乎意料  

保定,北控三關,南通九省,地連四部,可謂京畿輔善之地。在保定城東北郊,建有一所直隸朝廷陸軍部的軍校,包括校本部、分校、大操場、靶場四部分,總面積占地達1500余畝。校園呈正方形,軍校的北部,原是一座關帝圣武廟,廟中并立兩棵挺拔高聳的柏樹,二樹中間懸著一口大鐘,軍校的一切活動均以鐘聲為號。在關帝廟左右,對稱建有講堂和學生宿舍。步兵連隊的學生住西部,騎、炮、工、輜重連隊學生住東部。關帝廟向南,有個寬敞的坪場,長官常在這里給學生訓話。再向南穿過坪場,拾階而上,有座是禮堂,大門坐南向北。軍校南部界以圍墻,乃校官住宅區(qū),學生不準隨便進入。從關帝廟而南,一條甬路直通軍校大門,門外是廣闊的操場。校內(nèi)有馬廄,專門為騎兵連備養(yǎng)百余匹戰(zhàn)馬,全校用電燈照明。

這所軍校,大名鼎鼎,有些來頭。同治九年,也就是西歷1870年,李鴻章奉調(diào)直隸總督,創(chuàng)建了一座新式軍事學堂——將弁學堂。1901年為實行新政,朝廷下令各省設立武備學堂。此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便將保定將弁學堂改名為武備學堂。兩年后,朝廷設立了練兵處,推廣袁世凱的北洋練兵經(jīng)驗,武備學堂又改名為保定北洋協(xié)和學堂,旋又改名為陸軍部通國陸軍速成學堂。學校的一切費用,都由陸軍部撥給。

不用說,能夠考取保定軍校,對于那個時代的年青人來說,無疑是件相當榮耀的事。

光緒三十三年,西歷1907年,保定軍校又招收了一批新生。這一天,新招收的炮兵科的學生,正在教室上課。

今天的課程,是軍醫(yī)課,授課的,是一名日本教官。此人一向態(tài)度傲慢,驕橫之極。學生們對他,真是又恨又怕。

也難怪,1895年,甲午一戰(zhàn),中國海軍連同號稱亞洲第一的艦隊,全軍覆沒,慘敗于日本。10年以后,號稱歐亞大國的俄羅斯,為與日本爭奪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在中國的領土上打了一仗,敗在了日本手下。蕞爾之國的日本,儼然是世界強國,亞洲霸主,咄咄逼人,巴不得找到點茬口,挑起些事端,以逞其用兵掠土的野心。

“看到了,這,是一塊泥土?!比毡拒娽t(yī)教官開始授課,“這快泥土,就好像是你們支那;這塊泥土中,有四億個微生蟲,正如你們支那的四億人口?!?/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