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場上,由于非貴族重裝兵矛劍相見時,已不再關注門第家世,故貴族那套行為規(guī)范也很快成為歷史塵埃。僅從數量上看,方陣作戰(zhàn)方式就更適宜于新近出現的富人。由于新的“重裝兵階層”已經成為軍事行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為了確保其積極參加戰(zhàn)斗,貴族可能還向其提供了一些獎勵或特權,結果貴族終于在戰(zhàn)爭中失去獨斷地位。就在重裝兵出現的同時,我們發(fā)現同時期貴族墓中也已經不再將武器(須知之前武器可是其地位的象征)作為隨葬品,這一現象的出現可能不是偶然(當然,其消失的原因還可能與現實有關,因為將如此貴重的戰(zhàn)爭武器作為陪葬品,并非是一種明智之舉)。
一些最為卓越的貴族家族試圖通過不斷加入騎兵隊來挽救其日益衰落的軍事聲望。因為騎兵戰(zhàn)斗力的提高不僅需要有適合馬術訓練的場地(如色薩利[Thessaly]),還需有馴馬的傳統(tǒng)(從裝飾配備到功能的完備均要有安排)。只有那些擁有最多土地的人才能為馬匹的飼養(yǎng)提供足夠的土地——這些土地已經達到其生產的極限。然而,在這場貴族與平民的較量中,貴族還是失敗了。這些新興農商家族通過財富的積累和在保衛(wèi)城邦中地位的上升不斷擴大影響力,不久便要求在政府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
這些新近出現的富人對貴族態(tài)度的轉變,及對貴族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中壟斷地位態(tài)度的改變,在同時代的帕羅斯詩人阿爾基羅科斯(活躍于約公元前680—前640年)的詩中便有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