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起身,施禮,然后才說:“德勒和仁欽兩家今日對簿公堂,表面看是仁欽大人與我爸啦生前的恩恩怨怨,實則是我們都忘了信仰的根本。我衛(wèi)藏圣地一向尊崇佛祖圣訓,以和為尚,不相克伐,歡悅和順,猶如水乳,這才是眾緣和合、慈悲濟世的佛教精髓。弱肉強食的爭斗是雪域高原的萬惡之源。我等沒有放下對外物的執(zhí)著,而使仇怨之風愈演愈烈。所以,我請求江村大人,允許德勒家放棄對洛桑的處罰,促成我們兩家和好如初。”
江村聞聽,轉(zhuǎn)身問坐在邊上的仁欽:“噶倫大人,德勒少爺請求與您和解?!?/p>
仁欽只好硬著頭皮說:“其美杰布雖然年輕,卻深明大義,讓老朽感到羞愧。既然洛桑輸了官司,江村大人還是要秉公辦案,當罰則罰!其美杰布不要這筆罰金,就將其上繳,作為布達拉宮的歲收庫銀。洛桑天生愚鈍,恣意妄為,理當處罰,不應姑息。”
江村定奪:“那就跟那兩個奴才一樣,杖打二十?!?/p>
依照江村孜本的判罰,洛桑、汪丹、洛丹被押到布達拉宮的廣場上,行刑的衙役把汪丹和洛丹打得皮開肉綻,兩個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可輪到洛桑群培就是另一番景象啦。在西藏,奴才替主子受罰,幾乎是一個慣例。所以,杖棍根本打不到洛桑的屁股上,讓一名家奴替他就是了。仁欽對成文的法典和不成文的俗約爛熟于心,他這樣做還為自己賺下一個不徇私情的好名聲。
扎西不忍看他們受刑,他一個人朝布達拉宮下的側(cè)門走去。早已等在那里的德吉、旺秋、剛珠見扎西心情沉重,不敢多問,陪著他一直走過宇妥橋,前面就是德勒府了。突然迎面走來了那三個喇嘛,把路攔住。
旺秋喊道:“讓道!給德勒少爺讓道!”三個喇嘛根本不理他,一字排開,站在那里攔路。
旺秋見狀,接著喊:“說你呢,沒聽見!”他舉起鞭子就打喇嘛。
喇嘛一揚手把旺秋手中的鞭子奪下來,扔到了地上。扎西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師兄,他不好明說,只得含糊其辭地說:“三位……三位師傅,是要化緣吧,那就請到我們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