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活多長以及哪些情況會縮短或延長人的壽命,是非常復雜的科學問題。例如,文獻記載猶他州的人比鄰近的內華達州的人長壽。為什么呢?是因為猶他州的空氣比較清新,而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空氣太污濁?還是因為摩門教教徒的生活比較嚴謹,而內華達州人的生活太放縱?或者是因為內華達州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吃垃圾食物、吃宵夜、酗酒、喝咖啡、吸煙等造成他們比吃新鮮的食物、禁煙、禁酒、禁咖啡的猶他州人短壽?有太多的混淆變量使科學家無法分離出真正的原因。
與以上情況不同的是,修女們過著有規(guī)律的、與世隔絕的生活,與內華達州人的生活大不相同,甚至跟猶他州人的生活也不同。這些修女吃同樣的食物,不抽煙也不喝酒;她們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都沒有得過性病,擁有相同的社會地位和醫(yī)療條件。所以上述的混淆變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這些修女的壽命和健康情況仍然有很大的差別。歐潘 歲時,仍然很健康,幾乎從來沒有生過?。幌喾?,丹那莉在 歲時中風,不久就過世了。我們可以確定,修女的生活形態(tài)、飲食和醫(yī)療條件都不是丹那莉早死的原因。當這10 位修女的自傳被拿出來研讀時,一個驚人差異顯現了出來?,F在讓我們回頭來看歐潘和丹那莉在自傳中的描述,你能看出它們的差異嗎?
歐潘修女用了“非常愉快”、“很開心地期待”這兩個表達幸福感的積極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傳中找不到一絲積極的氣息。在請對這些修女的壽命毫不知情的人,針對自傳中所傳達出的積極感受做評分時,發(fā)現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 年過85歲仍然活著,落在沒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 仍然在世;同樣,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歲時仍有34% 的人在世,而沒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 仍然在世。
以上差異真的來自她們自傳中所傳遞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嗎?這種差異也許是因為她們表達幸福感的程度、對未來期盼的程度、虔誠奉獻的程度,甚至是自傳寫得好壞程度等變量引起的,但是研究發(fā)現這些變量都不相關,唯一相關的是她們在自傳中所表達出的幸福感的強烈程度??雌饋?,一個幸福的修女會是長命的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