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1976年4月5日
中國的清明節(jié)(每年的掃墓日)是每年祭奠亡靈的日子。離1976年4月5日清明節(jié)還有好幾周的時候,“四人幫”就預感到有人會利用這個時機上街游行悼念周恩來。他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在北京,不僅干部和學生,很多一般群眾也對1月份沒有為周恩來舉辦適當的悼念活動感到氣憤,他們的確打算在清明節(jié)表達對周恩來的崇敬。
清明之前的3月25日,“四人幫”控制的上?!段膮R報》發(fā)表文章批判鄧小平及其“后臺”,稱還有另一個“走資派”。人人都明白這是指周恩來。在這件事上,“四人幫”理解民情的能力極差,因為這篇試圖抹黑周恩來的文章引起了反彈。當年當過紅衛(wèi)兵的人憤怒了,把他們過去在批判江青的對手時學到的本領反過來用在了江青身上。在上海,一大群人立刻包圍了報社,要求做出解釋。
在距上海3小時火車車程的南京大學,很快就出現了抨擊《文匯報》文章的大字報,示威也從大學蔓延到南京主要街道。人們抬著花圈從南京市中心的街道向雨花臺進發(fā),將花圈擺放在陵園內;這里是為紀念被國民黨殺害的10萬共產黨人而建立的墓地。后來“四人幫”讓自己的人取走花圈,并阻止了進一步的示威。他們不讓官方媒體報道南京示威的消息,卻無法阻擋消息從非官方的渠道傳播到其他城市。
3月26日,南京爆發(fā)示威活動的次日,鄧小平被叫到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被批判為名聲掃地的黨內資產階級的頭子,并被譴責要搶班奪權、另立中央、最終復辟資本主義。實際上鄧小平還受到警告說,4月5日如果發(fā)生任何示威,他也要對其負責。
僅僅4天之后,3月30日,悼念周恩來的第一批花圈開始出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人們張貼悼念周恩來的詩文;歌頌周恩來、抨擊“四人幫”的演說開始吸引人群。另一些大字報表示支持鄧小平,還有人拉出一串小瓶子,因為漢語中的“小瓶”與“小平”諧音。
北京的中共領導層試圖阻止民情的進一步宣泄,宣布各單位可以在自己單位內開展悼念周恩來的活動,但要維護天安門廣場的秩序。他們派出巡邏警察阻止任何示威活動。北京市的官員估計,4月3日星期六那一天,大約有100萬人去過廣場,當天廣場上的人數最多時達到10萬,并一直維持在數萬人以上。北京市的領導發(fā)出緊急通知說,“不要去天安門送花圈……送花圈是舊習俗”。但是消息不脛而走,4月4日星期日那天,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估計超過了200萬人)。人們向周恩來表達敬意,反對“四人幫”,擁護鄧小平。
為避免讓江青抓住更多的把柄攻擊自己,鄧小平禁止家人去天安門廣場。廣場上的詩文、大字報、小白花、花圈越來越多。人們聚集在演講者周圍,聽他們冒著被捕的危險表達對周恩來的愛戴;演講者們表示,不惜犧牲生命也要反對陰謀篡權的“四人幫”。廣場上的人來自各行各業(yè),有干部、學生、工人和農民。幾個最大膽的演講者遭到逮捕。親自觀察過現場的英國大使館官員羅杰·加塞德(Roger Garside)說:
這次人民悼念周恩來的活動,比我見過的任何國家葬禮都要感人。這種政治示威與我在中國見過的任何事情大相徑庭?!笈巳旱男袆邮前l(fā)自于信念……表達著多年來暗流涌動的思想感情。這是……對周恩來去世后所受待遇的憤怒,是對中國未來的憂慮,是對那些肯定會懲罰示威者的人的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