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龍頭火車站尸變
一
言歸正傳,再接著說“三岔河口沉尸案”,那個年代世道太亂,破不了的案子多得數(shù)不清,但引起轟動受到人們關注的大案,官面兒上至少會有個交代。五河水警隊從河里打撈出的死尸不計其數(shù),可算得上大案的并不多。據(jù)郭師傅講,他當水上公安幾十年,真正驚動全城讓街頭巷尾都跟著議論、惹得人心不安的案子,這么多年只有兩起,頭一個是“海河浮尸案”,再一個就是“三岔河口沉尸案”。當然還有些大案怪案也許更驚悚,但是沒有傳開,外界知道的人比較少。
說到這順便提一下“海河浮尸案”,當年這件“海河浮尸案”曾被列為民國十大懸案之一。所謂民國十大懸案,是指從1911年辛亥革命滿清王朝倒臺,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些年里發(fā)生的十件大案,各個震驚全國,無一例外都沒有破獲,到最后全變成了懸案。成為懸案的因素很多,這里邊當然有官匪勾結、互相包庇,但也有幾件案子,真是解不開的無頭公案。
咱要一個案子說一遍,這十大懸案合起來也夠一部書了,不過除了“海河浮尸案”之外,其余那些案子跟“河神”關系不大,所以說不了那么詳細。十大懸案當中有兩件發(fā)生在天津,一是東陵國寶失蹤案,軍閥孫殿英夜盜清東陵,將慈禧、乾隆陪葬的珍寶席卷一空,但是到后來大部分珍寶下落不明。相傳是孫殿英把珍寶藏在了天津睦南道二零號洋房地下室中,后來那幢房屋幾易其主,據(jù)說房子里有兩層地下室,可始終沒人找得到第二層地下室的入口,成了一樁懸案。
再者便是“海河浮尸案”,要說海河里每年淹死的人太多了,那年月僅是逃難餓死的人就多了去了,河中三天兩頭有浮尸死漂出現(xiàn)。然而海河里出現(xiàn)的浮尸,之所以能被歸為民國十大懸案,與失蹤的東陵陪葬珍寶相提并論,其中又怎能沒有其駭人聽聞之處?
“海河浮尸案”有前后兩件,頭一件出在清朝末年,這個案子是有結果的。十大懸案里提到的案子與此無關,可經過差不多。當時海河里突然出現(xiàn)了幾十具浮尸,大白天從上游順著河往下漂進城里,浮尸接二連三,撈都撈不過來,滿城皆驚,人山人海的過來圍觀。謠言四起,有說是土匪殺人,有說是河妖作怪,要是一兩具浮尸也就罷了,同時出現(xiàn)這么多浮尸,必定是不祥之兆。官府出面收斂這些浮尸,數(shù)了數(shù)共有四十五具,還不算那些漏過去沒撈上來的。找仵作勘驗尸首,幾乎都已腐爛多時,沒有一個是淹死的,這一來更奇怪了,誰吃飽了撐的,把墳里的死人挖出來扔到河里,總不會是死人自己從墳里爬出來,跳進河里游野泳?
另外這些死尸里頭,沒有一個女子,全是男尸,也沒有小孩,其余各個年齡段的均有,面目大都辨認不出了,好在這案子線索比較多。首先尸骸上的衣服還在,可以依此核對死者的身份;其次上游沒人看見這么多浮尸,好像從水里冒出來漂進城中。有了大致的方位,官府便派公差到那一帶尋訪,沒多久案子告破。原來有個大煙館,抽鴉片煙的地方,老板黑了心,低價進了一批變質的鴉片煙讓人抽,晚上過來抽大煙的主顧,躺下抽幾口就起不來了,嘴里吐著白沫死在了大煙館里。這些主顧大多是偷著來的,家里沒人知道,老板心知惹了大禍,讓伙計在河邊的橋墩子底下,挖出一個大坑,連夜把死人埋進去,萬沒料到,過了些天,海河上游突然下大雨漲水,沖開了埋死人的浮土,那些死尸都讓大水沖進了城。大煙館的老板和伙計全被問成死罪,押赴市曹開刀問斬。清朝末年那件哄傳一時的“海河浮尸案”就此告破。
再說第二件“海河浮尸案”,那是至今沒破的懸案。事情發(fā)生在1936年,和上次的情形差不多,海河里突然出現(xiàn)了大量浮尸,這次多達幾百具,也都是男尸,以青壯年居多,看模樣像全是鄉(xiāng)下人,而且全被反綁雙手,沒有本地人,身份無從查對,這案子當時也不是不能查,只是不敢往下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