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曲
唐鵬舉身上,混合著天南海北的氣息。和很多足球人一樣,他這一生四處漂泊。唐鵬舉的父母是黑龍江人,不過他在天津出生,1歲到了陜西。年輕時在甘肅、河北踢球,在北京退役。做了 7年北京隊教練后,他帶過一屆國青、兩屆國奧,在長春亞泰、廣州醫(yī)藥做過領隊。回到北京后,主管八喜俱樂部的日常事務。
在陜西生活 16年后,唐鵬舉 17歲到蘭州部隊踢球,兩年后他來到位于河北的北京軍區(qū)65軍,一直作為部隊的體育兵,打部隊間的球賽。由于備戰(zhàn) 1983年全運會,唐鵬舉 1981年被北京隊招入,直到 1985年退役。
退役后,他做過北京隊二、三隊的領隊。1988年,在王俊生的推薦下,他成為北京一隊主教練。那時北京隊歸北京體委管,33歲的唐鵬舉成為全國最年輕的一隊主帥。
在北京隊這些年,唐鵬舉的管理模式以“狠”出名,以前從未有過任何執(zhí)教經(jīng)驗的他,決心從嚴治軍,改變隊伍松散的現(xiàn)象。唐鵬舉回憶,年維泗不止一次勸導:“你太嚴厲,太鉆牛角尖了?!?/p>
1994年,中國足球走上職業(yè)聯(lián)賽模式。不過唐鵬舉在甲 A元年并未感到跟以前有太大不同。球隊還在體委管轄下,隊員依然歸地方,沒什么合同,球隊不讓你走你就不能走。頂多就是:以前是賽會制,幾個球隊到同一個地方比賽,1994年改成主客場制了。同年底,北京隊正式歸屬國安,脫離體委,唐鵬舉離開北京隊。
1996年初,足協(xié)讓唐鵬舉組建國青隊,隨后在亞青賽中拿到第二名,獲得參加世青賽的資格。要打世青賽的時候,朱廣滬率領的健力寶足球隊學成歸國,唐鵬舉考慮到健力寶隊中的球員是這個年齡段最好的孩子,便主動提出讓朱廣滬帶隊,從之前的國青隊中抽取李瑋鋒、陶偉等 7名球員前去參賽。